4006-01-9999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频道 >申论热点 > 话题

2022国考申论热点素材之为啥"领导来了水才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2021-09-17 09:27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近日,有媒体随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十五督查组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秀水镇新光村暗访时发现,该村用水设施简陋,村民无安全饮水可用,场面令人痛心。

为何没水用?调查后发现,村子并非没有饮水设施,而是相关设施沦为了摆设。这或许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用水存在一些不便之处。然而,有村民反映,“平时一滴水没有,领导来了水才来”。这说明,饮水设施里不是没有水,而是没有供应给老百姓使用。本来作为民生工程的饮水设施,成为了“注水工程”,实在是寒了人心。

督查组认为,此类问题不只是出现在一个村子。农村自来水设施建而不用,不等于白建吗?不是在浪费公共资源吗?不是伤及群众的另一种腐败吗?当全国范围内已经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后,还有群众喝不上安全水、放心水,人们不禁要问当地:这样的群众生活,谈何有质量呢?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广大群众与全社会都需要一个答案。无论是当地自查自纠,还是相关部门介入调查,这都是发现不法行为、堵住漏洞的契机。以此查缺补漏、立行立改、细化责任、强化担当,方能给人们一个交代,也要务必做到下不为例。

一口饮用水,暴露大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即便实现了脱贫摘帽,但民生短板依旧明显。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做的工作不是少了,而是多了,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不该也不能被忽视掉。甚至说,越是推进乡村振兴,越应该发现短板与不足,并且及时迅速地补上补齐。如果老百姓连一口水都无法放心饮用,乡村振兴的土壤可能也会“干涸”。

“领导来了水才来”,也折射出在民生工作上的不正之风。倘若领导成了自来水的“阀门”,那一项民生工程就不是为了广大百姓满意。民生关乎民心,容不得半点掺假、注水,不能把保障工程弄成形象工程,更不能把实绩工程搞成政绩工程。这样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在是要不得。否则,久而久之,自来水管一旦生锈,既堵住了人情人心,也堵住了发展之路。

办实事,就要真办、真实。为群众铺路,为群众通水,让群众上网,帮群众致富……无论是小项目还是大工程,无论是一滴水还是一块砖,都牵连着群众的急难愁盼,都关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至今都记住沙洲坝的那口水井,牢记“吃水不忘挖井人”,正是因为我们的党员干部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正是因为我们的党员干部切实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正是因为我们的党员干部真正把实事办实了、把好事办好了。党员干部只有脚踏实地察民情、解民忧、纾民困,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能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安全饮水润民心。自来水是用的,既不需要摆设的水龙头,也不欢迎糊弄的糟烂事。我们期待这类问题在整治整改后,等督查组再回访时,老百姓能高兴地说:“这水清又甜”!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关键词: 安全饮水群众民生 编辑:zha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