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热点:贫困生凭什么不能有体面的样子?
来源: 华图教育2016-11-11 16:24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近日,一篇《妈妈给我买了一双耐克的球鞋,学校就取消了我的贫困生助学金》的微信文章引起网友讨论。文章讲述了一位大学贫困生,因为一双耐克球鞋被同学举报,失去了贫困生助学金。举报者的立场是,既然都买得起耐克球鞋了,那就不算是贫困生了。(11月8日《中国青年报》)
申论热点独家模拟题及详细解析
模拟题
你如何看待“贫困生就要有贫困生样子”的说法?
【现状解读】
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印发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就明确规定申请者要满足“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的条件。然而,就是这条“困难”与“俭朴”却没有量化的标准,因此,对于贫困标准的认定权往往下放给地方高校。
但权力的下放没有令爱心得到有效延续。部分高校帮扶出现了怪象,有人看起来穿戴高档却拿着助学金,而真正需要帮扶的学生却因偶尔的“奢侈”消费被取消助学资格。一些奇葩标准也令慈善变得僵化。2015年,武汉某大学规定:“学生在食堂用餐,如果女生每顿超过6.2元,男生每顿超过7.2元就会被取消助学资格”;今年9月份,西安思源学院以“购买笔记本电脑不算贫困生”为由,取消学生小刘的补助款。
【参考分析】
助学工作长期以来都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高校学子开始吐槽,为什么有些人穿戴讲究,用着各种电子产品,仍然属于“贫困生”,而有的同学却因为偶尔的一次“奢侈”消费被取消助学资格。贫困生是否该有一个贫困生的样子,成为近日高校学生争论的新焦点。
对很多人来说,关于贫困的记忆并不遥远。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逢年过节不能改善伙食的家庭,多会关起门来吃饭,以避免遭人嘲笑的尴尬。进入物质相对丰裕、社交开始活跃的年代,如果在聚会场合,别人都是西装革履,只有一位粗布衫,估计也会手足无措拘谨得很,甚至发誓下一次再也不能这样露怯。情同此理,我以为,贫困生也应该有一个体面的样子。
教育的趣旨之于所有学生都是平等的,其中之一即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如果一定要让贫困生有个贫困生的样子,衣食用品远落差于其他同学,很多时候就相当于将这个群体向下孤立和区别开来,年轻人比较脆弱的自尊,会不会被深藏进内心而转变成自闭,犹未可知。我们当然希望出现更多家贫志坚的励志故事,但却无法回避刚刚成年的孩子们尚不稳定的青春心理。
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助学的要义已不能仅仅停留于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推进精准扶贫、使民众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时代背景下,助学应该成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与路径。去年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整个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和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依然强调贫困生要有个“特殊”的样子,标准不免有些陈旧和落伍。
【提出对策】
高校贫困生认定几乎是一个普遍性难题,难就难在很多高校总希望用一把尺子量出所有家庭贫困的学生,这就不免会有“硬伤”或者漏洞。正因为如此,“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事实上,这是给高校助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科学完善贫困生评定体系和资助方式,考验着高校的智慧。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尽管有种种不同的测量方式,一个学生的贫困境况也很难以完全客观透明的量化指标进行测量。对于那些使用奢侈品的贫困生,学校应当追问一句奢侈品来源,也许是勤工俭学攒下的钱,或许是有亲戚朋友送给学生的礼物,又或许是得到了社会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