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热点:“网约导游”不叫座还需遵循市场规律
来源: 华图教育2016-11-04 14:06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网约导游”,自问世起就被视作是解决宰客、甩团、强制购物等“导游之痛”的市场利器。今年5月份国家旅游局出台了相关政策,广东、吉林长白山、湖南长沙等多地陆续启动线上线下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试点几个月来,“网约导游”遭遇呼声高、现实冷的窘境。(11月3日《羊城晚报》)
申论热点独家模拟题及详细解析
模拟题
你认为“网约导游”叫好不叫座的症结在哪里呢?
【网约导游现状】
近些年,黑导游宰客、卖团、强制消费等乱象层出不穷,导游群体的公信力严重受损,很多人旅游时都不敢或不愿花钱请导游。统计数据显示,在出游人数持续猛增的背景下,不跟团自由行的游客比例也已升至70%左右。
“网约导游”的诞生是很光鲜亮丽的,曾被视为是解决宰客、甩团、强制购物等旅游乱象的“灵丹妙药”。不少人之所以看好“网约导游”,一则是因为其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有着互动评价机制;二则之前的成功案例有淘宝与网约车,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的确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利好。特别是“网约导游”的试点运行,更是叫好声不断。
令人遗憾的是,运营几个月之后,“网约导游”似乎见证到了现实的残酷——许多“网约导游”接单很少,甚至一单都未接到。“网约导游”为何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呢?原因有三:第一,一些旅游乱象,使得导游行业的口碑一般,好评度不够;第二,许多年轻人没有“叫导游”的习惯;第三,一些老年游客虽有需求,但并不具备叫“网约导游”的网络水平。
其实,“网约导游”火也好,不火也罢,都是游客们的自由选择,也都是旅游市场的真实呈现。因此,对于“网约导游”叫好不叫座,网友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地进行评价。相关部门也没有必要去强扭,而只需守护好底线即可。比如,强化对“网约导游”的底线监管,避免他们成为线上的“黑导游”……守好底线,尊重市场,这就是我们对待“网约导游”的正确态度,至于其叫座不叫座,自有市场规律来调节。
【参考分析】
开展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尝试促进导游与游客实现双向选择,不失为推进导游体制改革的一种探索。但是,距各地上线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已过去几个月时间,目前不少试点却生意冷清,并未出现预期效果,原因除了各地尚未对此项目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推广这个客观原因外,还有“网约导游”这个新兴行业存在多种的现实难题。
首先,导游自由执业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导游缺乏基本保障的老问题。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国取得导游资格证的人数为95万,其中社会导游人员数量占全国导游人员总数的70%左右。长期以来,国内导游从业人员门槛低,工资也没有太大保障。导游为了接团要先出钱把游客从旅行社买过来,也就是先得倒贴钱给旅行社。为了不赔本、多赚钱,导游就会以购物回扣、加景点、宰客等方法把钱赚回去。如此一来,导游和游客就变成了矛盾的对立面,强迫购物、欺诈、威胁利诱、导游“甩团”乃至殴打游客的情况不断发生。网约导游并未解决其根本的生存问题,导游带团收入无从预测、缺乏保障还要缴纳保费的话,不愿意参与是一个理性经济人的正常抉择。
其次,导游自由执业没有厘清与平台的契约关系。据报道,各大旅游平台对于网约导游并未大力推荐。原因不言自明,平台推荐不但会加大运营成本,还要对导游的资质和服务质量承担连带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推荐谁?推荐的标准与监管是什么?导游出了问题,平台将承担何种责任?导游自由执业责任保险又该由谁出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旅游平台的积极性当然不会太高。
再次,网约导游也未厘清与旅客的服务关系。这里面包括价格关系、责任关系、合同关系等。网约车迅猛发展,靠的是低价占领市场,而网约导游的价格是200元左右一天,显然与网约车难以类比。平台制定的一刀切的导游价格,固然利于平台的统一管理,但一定的服务数额内,游客人数多了,导游感觉累,划不来,而人数少了,游客又觉得难以接受。服务者与被服务者难以达成一致,势必影响双方参与的积极性。况且以往旅客通过旅行社报团,导游有问题可以找旅行社。现在自由选导游,一旦出了问题,只能赔偿几百元导游费,无处投诉索赔,利益无法保障,旅客自然疑虑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