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文化

“颜值经济”风靡,小心非法医美的“坑”

  来源: 吉林分院  关键词:“颜值经济”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热点概况】

医美领域一直是虚假种草的重灾区,这些信息一旦对用户造成不良影响,后果非常严重。据悉,小红书从2月17日起,将分批次取消包括医美机构、医美平台和医美服务商等在内的共计216家私立机构的认证,此后专业认证仅对公立三甲医院及三甲医院医美科医生开放。同时,其将对普通用户生产的医美笔记进行回查清理,并对涉嫌营销导流、违规医美的内容和帐号进行下架、封号、降级处理。

【各方观点】

评论:一些医美类App、在线AI颜值测试以及颜值鉴定师正通过美貌的标准来确定用户脸部的缺陷,让用户陷入对容貌的焦虑,以此顺势推出相应的改善方案,让用户为“变美”买单。与此同时,大众传播媒介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这种观念。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讨论中,对他人容貌进行肆无忌惮的评论,甚至在一些网络社区中自发地制造出更加严苛的“美丽标准”。

荆楚网:医美乱象丛生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还是资本过度的追捧和监管过分的松弛。资本为了炒热市场攫取暴利,无视正规机构和医生的稀缺,鼓吹“容貌焦虑”,将消费者推往“黑医美”。无论如何,这种乱象不应、也不能听之任之地持续下去。

人民网:在医美机构、平台狂轰滥炸的营销下,医美整形有低龄化的风险。一些未成年人被类似容貌焦虑的宣传话术迷惑,希望通过整容整形走“人生捷径”,这既存在医美手术的安全隐患,对其“三观”也是一种扭曲。

【深度分析】

(一)医美乱象的危害:

1.带来身体健康风险。不少医美手术都涉及麻醉环节,但麻醉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吸脂手术等更是风险丛生。抽脂过程中血管若受到损伤,脂肪碎片进入血管容易造成血管栓塞、肺栓塞,使患者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即使抢救及时,也会导致不可逆的健康损害,严重时会致患者死亡。

2.带来价值观误导风险。医美机构宣传标语极易对青少年产生诱导,医美平台和机构不醒目展示各类医美项目的风险,而是夸大宣传,传递颜值至上的价值观,将美模式化,加上电影电视剧、明星代言、网红经济的固化引导,单一化审美引发青少年“容貌焦虑”。一些人被商家的营销手段牵着走,在对情况不完全了解之下接受医美服务甚至整形。此外,“容貌焦虑”也折射出不少年轻人只想轻轻松松获得成功的心态,大量网络美女主播快速走红给一些年轻人带来错觉,认为只要变美就能找到通向成功的捷径。

3.催生违法犯罪风险。目前有医美机构打着求职招聘的旗号,拉刚大学毕业的女生入职,然后反复引诱其做医美手术,还帮助其办理贷款,等做完手术后再找理由辞退,导致不少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上当,用高额佣金的方式,引诱青少年协助其从事违法活动。还有某些青少年协助医美机构忽悠爱美人士办理“套路贷”。

(二)医美乱象产生的原因:

1.整形机构资质不全。根据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19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000家,经过估算全国依然有超过80000家生活美业店铺非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属于违法行为。

2.超范围经营。医美机构整体分为医院(包括拥有整形外科的公立医院、医疗美容医院以及整形外科医院)和门诊,“依据手术项目难度、复杂程度以及风险大小等,医美外科手术分为四级,复杂程度、技术难度和风险逐级递增,部分门诊只能提供一级二级项目,但实际却在开展更高级别的项目。”

3.虚假宣传、过度承诺。部分医美机构为了获客,夸大自身医疗水平、机构资质、医师背景等,部分还存在术前夸大效果和过度允诺的现象,淡化医美手术的医疗属性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风险。

4.非法行医。由于黑产业“来钱快、诱惑大”,滋生了大量通过非法培训机构短期速成、自称“医生或专家”的非法从业者,根据中整协统计,国内非法医美从业者人数至少在10万人以上。

5.使用假货水货。有数据显示,目前医美市场上流通的针剂正品率仅为33.3%,即每3支针剂当中,就有2支是水货、假货等非法针剂。

6.信息记录不规范、不透明。医美“病历”要正确、详实记录消费者就医的每个环节,发生医美纠纷时才能还原事实。而现实情况是,鉴定材料收集困难,如病历的缺失、不完整;病历材料由医美机构单方面保管,导致双方对资料客观真实性争议较大;病历材料涉及多个机构,但其他机构拒绝提供材料,进一步出现维权难。

7.监管部门监管不严,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违法成本低。

(三)整治医美乱象的对策:

1.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文化产业的正面引导作用。坚守行业操守,不刻意炒作、不过分渲染“高颜值”风气,及时揭批“颜值即正义”等低俗价值观,对于社交网络上不健康甚至戕害生命的“美容”“塑形”内容要严厉打击限制,通过多渠道向民众普及合法医美整形和非法医美整形行为,遏制病态审美观扩散。

2.强化对医美、美妆等产业的监管。对于打着“变美”旗号,实际上却在收割年轻人健康的违法机构予以打击。规范市场宣传行为,还原服务真实性,遏制“颜值焦虑”。

3.通过选树先进模范、加大褒扬力度,营造正确审美观。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网络平台中,“高颜值者”确实更容易“吸睛”。这给人以“颜值重于内在”的错误导向。针对此,要充分利用主渠道优势,让品德高尚、作风优良、有才华、有涵养、有担当的人走到聚光灯下,走到舞台中央,成为时代榜样。

4.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网信办加强整治虚假医美广告,违法违规的予以严厉查处和打击。如网信办要加大网络巡查力度,依法清除和治理互联网医美整不良信息,查处关停违法违规网站。

【参考文章】

医美消费应回归理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医疗美容行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些经营者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对资质荣誉、产品功效、整形疗效等进行虚假宣传,引发广泛关注。前段时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2021年度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第三批),涉及虚假宣传医生资历、医疗机构资质荣誉,虚假宣传医美产品功效、服务疗效等多种行为类型。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医美市场虚假宣传、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查办了一批医美市场不正当竞争案件,着力规范医美市场竞争秩序,彰显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整治医美市场乱象的决心。

为规范行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持续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活动,严格规范医疗美容服务相关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和使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行为,严肃查处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重点打击使用患者名义或者形象进行诊疗前后效果对比或者作证明,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美容广告等行为。加强医美行业监管,将更好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加强监管是医美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监管,才能让无证上岗的“黑医生”、没有资质的“黑机构”、缺乏保障的“黑项目”被市场淘汰出局,让有资质、有品质、有保障的上游商家、医美机构、医美平台脱颖而出。我国已经是全球医美市场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唯有净化医美市场环境,才能促进我国医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说到底,依法规范、加强监管是为了促进更加健康、更可持续、更为长远的发展。

加强医美行业监管,有利于医美市场发展趋于成熟,也有利于医美消费回归理性。当前,我国医美市场以年轻消费者为主,每年的寒暑假、升学季和毕业季期间,许多医美机构会瞄准学生群体推送广告。未成年人身心仍处于发育阶段,更容易受外界影响,更需理性引导。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消费者也应谨慎对待医疗美容,合理认识医美功效,查验医美机构资质,选择正规医疗美容机构。

当前大众审美日趋多元,究竟什么是美,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让我们多一些思考、多一份理性。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chenxiaohui01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下一篇

面试热点:读书不拘形式,学习改变人生

在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从网络电商的购书促销,到书店出版社组织的读者见面会,再到互联网阅读平台开展免费阅读活动、图书漂流、知识竞赛,各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