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政治

2017公考面试热点:公布官员手机号,公开的不能只有“态度”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2017公考面试热点,,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近日,四川省眉山市公布了两区四县的四套领导班子共152名官员的姓名、职务和手机号码。据资料显示,利用媒体平台公布官员手机号码的不只四川眉山,长沙、河北承德、南京、昆明、西安等地,都公布过。这一举措在各地落实过程中都引发过热议。(《京华时报》11月23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中国青年报任然: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大背景下,公布官员个人手机号码,与其说是试图达到实质上的政府信息公开效果,不如说意在展现一种开放的官方态度。问题在于,这种高调的方式,一旦缺乏后续的制度维护与执行,就很可能过犹不及。公开的电话“各种打不通”,显然会让人对政府的诚意产生疑问,引发是否作秀的疑问,因为缺乏具体的制度规范,也可能弱化信息公开在官员心中的严肃性。

较之于前些年,舆论对公布官员手机号码的关注度明显在下降,除了因为“见怪不怪”,更多的恐怕还是因为社会对此做法的认识更趋理性。公布官员手机号码的潮流,主要形成于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生效后。囿于当时网络问政和信息平台没有现在发达,这一做法可视为是地方政府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行动,不管效果如何,至少代表了一种积极态度。但在各类网络问政平台层出不穷,增进政务沟通、降低民众问政门槛完全有替代工具的今天,公布官员手机号码已不再是最优方案。

从政务微博到政务微信,再到近年来所提倡的“互联网+”政务,助力政府信息公开的各类平台建设可谓方兴未艾。这不光为了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跟上社会信息交流工具的升级步伐,更试图打破过去那种单向度的政务沟通模式。相较于公开领导的手机号码,无论是微博、微信问政,还是各类政务信息平台,都需要专业化的团队运营,除了接收民众的意见与问询,及时反馈处理进度,还要主动寻找线索、解决问题,实现政务服务与民众的双向互动交流。而这也是现代政务服务的应有范式与发展的方向。

还需要注意的是,公布官员手机号码,所默认的“有事找领导”,至少在理念上与现代政务服务所倡导的专业化、扁平化有出入。民众一遇到问题,习惯找领导解决,就是常规化的政务服务机制未能满足民众需求的表现。要实现政务服务的高效,势必就要让民众清楚知道遇到问题该找谁,并且问题能得到妥善解决,而不是先给领导打电话,笃信“领导出面事情才好解决”。这既不符合现代政务服务的分工与协作精神,也影响到政务服务效率的提升。

公开领导干部手机号码,不是不可以,但要做好政务公开却不能止于此,更要看看其他的政务沟通是否真正做好了。若民众对领导手机号码的需求依然强烈,只能说明常规性的政务公开与沟通机制,依然不够健全。而只用公开领导干部手机号码来展现政务沟通诚意,也是对复杂问题的简单化处理,失之粗暴与浅薄。何况,官员的办公电话确实应该公开,但个人手机号码,毕竟在个人隐私与公共信息的界定上仍有模糊,是否应当一并公开,也还存在着争议。

@红网宋飞:官员公布手机号码的做法早已有之,按理不算啥新闻,亳州市市长杜延安向信访群众公布手机号码成了新闻,引起了热议,却可以说明这一做法还没形成气候,群众对此还持有相当程度的期望值。

从官员角度设想,公布手机号码的“后遗症”可能不少,比如,沦为群众大事小情的“接线员”,干扰了本职工作,强化了“有事找领导”的观念,不利于法治政府的建设,等等。不过,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当下,“公布手机号码”也是深入群众的表现,虽然可能给自己带来一时的不方便,但却会为工作带来永久的大方便。

我曾到某乡镇挂职任了两年的主官,除办公室门口公布我的电话外,不论是在落实党风廉政工作中,还是在推进工程建设、脱贫攻坚工作上,镇上都会把我的手机号码印在卡片上,发放到群众手里。刚开始,我也很担心自己会“被骚扰”,过上提心吊胆的生活,可是两年下来,我发现自己不仅没有“被骚扰”,而且接的大都是有针对性、建设性的电话,即使偶尔一些电话“语无伦次”“不讲道理”,但也大多反映的是平时很难听到的问题和诉求。听取这些问题和诉求,对我们做好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以我个人的经验,我觉得只要广大干部心里没有“老爷”思想,多一点“干事”劲头,“官员公布手机号码”完全是利大于弊,既不“麻烦”也不“可怕”,做好了,还能更好地了解基层、推进工作,从而让决策更科学、更符合实际。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希望各级官员不妨借鉴杜延安市长的做法,让公布手机号码成为常态,相信这也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

@长江网苗凤军:官员公布手机号码是好事,一是可以搭建百姓与官员沟通的桥梁,让百姓与政府的官员多一条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交流的途径,能够促进官员更好地为百姓服务,能够体现官员谋事干事的责任。二是官员也可以通过电话了解政府的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广大百姓对于自身的工作有什么要求,尤其是在工作中存在着什么漏洞,需要自己整改。官员与群众通过电话交流更能够体现“走群众路线”,更能够体现“两学一做”政府官员的担当。既然政府的官员公布电话存在着很多好处,这电话就应该坚持公布下去,政府对于这样的事件就应该坚持做到。可是偏偏这样的好事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官员的电话打不通了,全成了空号,正如新闻中所讲的事件,四川眉山市也做了这项工作,想当初深受广大百姓的点赞,面对这样的好事,网友却称作为作秀了,为什么会称作作秀了呢,那就是有很多电话成了空号,百姓想打进去真正是万难,如此事件出现,再次让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其诚信打了折。

为什么官员公布电话后,电话说什么也打不通了呢,打不通其原因有三:一是官员对陌生人的来电一律进行限制;二是对于某些群众打电话不止不休的行为进行拉入黑名单处理;三是官员的电话成了空话,官员换了电话号码。正是这三种原因存在,官员公布的电话成了摆设,百姓想打通根本是不可能。

官员电话既然公布了为什么打不进去了呢?其原因主要有一个,那就是官员嫌麻烦了,毕竟自己的电话一公布,百姓知道了,百姓有什么事情肯定要打,尤其是某些群众与地方政府的工作存在着矛盾,或者是与基层干部存在着矛盾,肯定会打电话一次次地要求官员解决,尤其是某些百姓对于某些事件问题的处理是不依不饶,让官员很头疼,有时候也严重地影响了官员的生活和工作,正是这样官员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就通过某些措施将电话呼入屏蔽了,或者是将电话号换了,百姓想再次打进来,也就不可能了。百姓电话打不进来了,官员的耳根子是清静了,可是政府部门公布官员的电话还有什么意义呢?

“走群众路线”、“两学一做”,需要政府官员切实要转变思想,都需要官员耳聪目明,切实在政府的工作中要实事求是要讲诚信,尤其是涉及到个人的工作与百姓的利益存在矛盾时,要多想想百姓的利益,尤其是在公布官员的电话,彰显了政府工作的诚信,同时对于官员 “走群众路线”和参与“两学一做”活动来讲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样的事件如果真正发力了,更能够体现官员谋事干事的责任。而今天电话打不通了,这说明官员的服务百姓的责任被阻塞了,其思想上存在着懒惰不为意识,因此今天相关新闻所报道的事件,希望相关地区的政府部门对这项工作继续完善,对于官员的电话号码公布工作做到善始善终。同时亦提醒地方政府部门的官员要积极支持这样工作,哪怕在工作中自己受点儿委屈,也要体现自身的工作来,真正让此项工作的落实体现出新时代官员良好服务百姓的风貌来。

@中国江苏网薄娇月:地方政府公布官员的手机号码意在方便百姓联系领导,象征着政府的政务公开,但这种简单粗暴的公开方式能否真正发挥解决百姓实际困难的作用?公布官员的私人号码是否会对个人的隐私和信息安全构成威胁?这些问题都在拷问着这一做法的合理性。

向百姓公开政府官员的手机号码,让百姓“有事可以找领导”,是政府向百姓释放政务公开的信号,但这种过于直白的方式反而会让一些官员产生畏惧和退缩的心理,于是许多被公开的官员号码成了空号,百姓“有事找领导”时依然联系不上相关的负责人,那些被公之于众的手机号码也真正成为了象征和摆设。

从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角度来说,把领导干部的姓名、职务、手机号码公之于众,会对个人的信息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尤其是在电信诈骗案件多发的当下,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显得尤为重要。领导干部虽然身为公职人员,有义务配合政府的政务公开工作,但当他们作为一个自然人参与社会活动时,更有权利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被侵犯。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官员的个人手机号码,实际上是在以一种最强烈、最直接的方式表达政务公开的意愿,出发点本是好的,但过于直接的公开往往会适得其反,地方政府这种积极公开的态度自然值得肯定,但还要以一种更科学的方式去表达这种态度才能达到公开的最佳效果。

@中国江西网贾勇泽:笔者认为官员手机号的公布并不是一种“盲目自信”,而是基于全党、全社会共同治理下的制度自信、信仰自信的表现,敢于公布个人私密联系方式既是对群众反映诉求的直接回应,也是政府树立形象的重要举措。

对于此举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笔者看来最为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两点:一是打破以往官员遮遮掩掩、套话连篇的老形象,直面问题正视毛病,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周市长不公布手机号,恐怕现在的记者也会刨根问底,倒不如直截了当,给大家树立一个好形象。二是增加了群众的亲切感,其实老百姓挺容易满足的,就是与领导干部能说上话、握上手,大家亲亲热热不分尊贵贫贱就可以了,就是这样有的干部依然做不到,敢于公布手机这就给了普通群众接触领导的机会,群众岂能不高兴。

归根结底,群众观念、群众意识在哪里体现,就体现在党员干部的一点一滴中,小事中见真情,试想一个不敢或是不愿接群众电话的领导怎么能心理时刻挂念着老百姓。

华图解析:公布领导干部电话号码,其初衷是减少沟通成本,拓宽群众表达意见、提出问题的渠道。然而,这一举措的推行却引发了公众争议,有的认为“此举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大进步”,也有吐槽“不过是政绩表演的个人秀”。而从记者调查的结果来看,官员手机号码的确存在各种问题,网友质疑其搞忽悠民意的“形式主义”,也确实在清理之中。

现如今,“错”、“假”、“空”号码被公布在网上,尽管有一部分被解释为是客观方面的原因,但这不但使政府丧失了的公信力,更是对个人诚信一种拷问。尤其是作为党员干部,更不能丢了礼节,失了民心。

其实,如果说官员出于自愿公布自己的手机号,足见为民服务、接受监督的诚意;如果是因为上级命令、要求而公布自己的手机号,不仅诚意不足,内心或许还会有排斥。不过不管怎么说,多一些干群沟通渠道当然是好事,但最关键的还是要能够渠道畅通,别沦为形式。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一部热线电话,连接的是政府和百姓的心。不让群众失望,就要给他们希望,用力温暖他们的心。热线电话降温了并不可怕,如何走好以后的路,让冷线成为热线,这才是政府和相关部门须深刻反思和努力做的。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公布官员手机号”不能只是形式

近年来,不少地方在媒体上公布官员手机号,每一次都引发争议。近日,记者就此问题进行测试,拨打了西安市临潼区共11名官员的手机,3人手机始终无人接听,两人直接挂断电话,两人转入来电提醒,民政局和监察局负责人的电话则分别是“已暂停服务”和“不在服务区”。此外,记者也拨打了南京市鼓楼区十名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手机,结果除两人的手机一拨就通外,信访、教育、民政、市场监察等六个部门负责人的手机始终无人接听。(11月23日京华时报)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