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政治

面试热点:“官样朋友圈”是“鸵鸟心态”在作祟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面试热点,公务员,官样朋友圈,公务员面试热点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仔细研究不同群体的微信朋友圈,不难发现一个现象:领导干部在朋友圈一般都比较沉默,而且级别越高越不爱在朋友圈说话,他们几乎从不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即使偶尔更新也以转发“心灵鸡汤”、分享风景照为主。这个现象在公务员群体中非常普遍,完全可以用“官样朋友圈”为之命名。(7月15日中新网)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多元声音、多样诉求,具有良好的新媒体素养,也是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的体现。让更多领导干部敢于触网、敢于发声,需要有健康的政治生态和官场文化。(新华网7月15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中国网沈道远:其实,官员也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会在朋友圈中选择沉默。在朋友都是官员的朋友圈中,官员们同样会热烈的讨论一些问题,而且他们的热情通常也很高。在成员 都是官员的朋友圈中,官员们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彼此都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因此,聊天说话都会比较的积极主动。在这样的朋友圈里,他们也会讲笑话,聊八卦, 吐苦水,求安慰,总之普通人有的社交需求,他们都会在群里表露出来。也就是说,官员的朋友圈从来就不是一潭死水般波澜不惊,只不过我们没有看见他们真实的 朋友圈状态而已。这种只带官员朋友一起玩的官员朋友圈,是一种“圈层化”现象,而会出现这种现象,官员也颇有些无奈,甚至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

首先,网络舆论中“仇官情绪”浓烈。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官员群体手握权力,拥有着绝对话语权,但是在网络上,官员却处于一种失语状态。官员发声,往往都会遭 到民众的回呛。其次,网络舆论不允许官员说错话。在网 络上,经常会看见官员因为说错话而遭到网民围攻的事件。可是,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官员话说得有多荒谬,而是话语被网友从具体的语境中抽离出来,断章取义, 贴上标签,树立靶子。

官员个人 的力量是微弱的,他们不可能改变目前这种不健康的网络舆论生态,于是他们只有适应,而这种适应就意味着在网络中处于“失语状态”。因此,对于媒体口中所谓 的“官样朋友圈”,我们不要太过苛责,毕竟目前畸形的网络舆论生态,对官员群体而言是不利的。可以说,正是网络舆论的不健康才孕育了不太正常的“官样朋友圈”。

@荆楚网李逍遥:朋友圈,本是一个彰显个性的地方,可以是对当前热点事件的看法,对内心灵魂的自省,对生活的感悟,对美好事物的分享等等。然而,浏览领导干部的朋友圈,大多都比较沉默,很少发声,很少有鲜明的观点,偶尔也只是发发“心灵鸡汤”,实在无趣。如此以“鸡汤”为主的朋友圈,或许是谨小慎微,或许是不愿分享,或许是习惯隐藏,总之看不到鲜活的充满生气的动态,被冠以“官样朋友圈”倒也是实至名归。

然而,此类“官样朋友圈”对政治生态而言却有害无益,难免让人觉得“千人一面”。“心灵鸡汤”此时就像通常说的“官话”、“大话”与“套话”了,听着索然无味,看着了无生趣。更可怕的是,除了在官场已经“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资格不愿触碰“朋友圈”,很多进入体制内的年轻干部也开始显现出“鸵鸟心态”学会磨平棱角,难道真是上演“涛声依旧”吗?

新的时代,新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要学会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也就是要走网络群众路线。如何走呢?领导干部要富有真知灼见,要有正确的立场,要有鲜明的观点,要敢于真实的表现自己,敢于发出正确而及时的声音,这才是群众需要的新型官员。同时,领导干部要学会熟练运用网络,积极转变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学会倾听民意、了解群众最真实最迫切的想法,从而更好的采取措施解决。要让网络成为干群化解矛盾、和谐群众关系的重要方式,这才是真正的“网络走基层”。

@长江网水洪波: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多元声音、多样诉求,这就要求公务员具有良好的新媒体素养,充当法治倡导者、伦理坚守者,而不是被浮躁情绪裹挟,成为谣言的“扩音器”;更有责任成为国民心态的压舱石,挖掘和还原民间草根的良善,修复和提振社会诚信,释放和转化社会的正能量。

领导干部要学会熟练运用网络,要重视微信朋友圈反映民生问题的功能,是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好渠道。有很多官员在微信朋友圈找到了宣传的第二块“高地”,朋友圈有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领导干部要学会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

正本清源,健康的政治生态和官场文化是关键。民众也期望看到善用网络、善于与网友打成一片的新型官员。让更多领导干部敢于触网、敢于发声,需要更多高级别官员作出表率。只有守住言论底线,才有言论空间的真正自由,才有理性平和的公共讨论和交流,才有在百家争鸣中缔结意见共同体的可能,才能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

@张家界在线蒲小萄: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学习,明白网络环境是领导干部体现执政能力的重要渠道,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不仅仅只有与群众面对面,也许在网络这个虚拟的大环境中更能看清一些现状,听清一些呼声,因此善于运用网络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做一个讲政治、有信念、工作有作为的人。网络环境的复杂让一些领导干部担心祸从口出就谨言慎行,甚至遇事都不敢、不愿发声。然而,在信息社会,那些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往往难以回避,所以尤其在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通过网络渠道发表有主见、有立场的观点是领导干部的职责体现。

网络发展过程中,网络产物难免良莠不齐,一些领导干部怕在朋友圈说话,主要是怕自己的一言一行很可能会被过度解读或被人“打小报告”。例如,一些领导干部的一些措词,可能被“标题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误导广大群众。因此,净化网络环境、防止网络负面信息的传播,加强网络监管也刻不容缓。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是领导干部勤用网络、与网友打成一片的保障。新媒体时代,广大领导干部要致力于建立健康的政治生态和官场文化形态,通过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荆楚网薛建勇: “官样朋友圈”反映了一些官员触网时的“鸵鸟心态”。在这些人的意识中,网络世界复杂而凶险,保持沉默才是最佳策略。很多官员这种因“鸵鸟心态”导致的消极网络行为不利于网络舆论的正向引导,无益于良好网络政治生态的形成。

面对日益繁荣的网络,会用网、善用网成为了时代对执政者的新要求。而人们对于官员与网民的良好互动行为也是津津乐道。先是有巴东县委书记拍MV、直播跳伞宣传巴东旅游,后来有江西女村官拍古装写真宣传美丽乡村,这些行为都得到了网友的支持和赞扬。然而这些只限于一些基层干部,高级别官员却鲜有此举。他们的韬光养晦直接影响了年轻公务员的网络热情,造成了网络政治生活的沉闷,不得不说这是整个政治生态的缺陷。

因此,让更多官员敢于触网、敢于发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网民的期盼。要对官员的网络行为给予一定的包容性,公众对于官员的网络行为也要正确对待,过于苛刻的眼光和标准会对官员造成舆论压力,不利于健康的政治生态的形成。对于善用网络、善于与网友打成一片的新型官员,给予更多的考核加分和政绩加分,形成正确的官场文化导向。通过一系列的引导,会有更多官员逐渐改变认识,摒除“鸵鸟心态”,作出表率,进而带动网络政治生活的整体繁荣。

华图解析:微信已经成为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用来记录生活点滴、表达观点,可以用于社交、学习工作。官员也经常用微信,只是他们确实甚少像普通民众一样敞开心扉,随性而行,他们常常潜得很深,始终保持“鸵鸟心态”,即以沉默、逃避的态度面对网络舆论。

究其原因,一是低调已经成为很多官员的标签,尤其是在互联网面前,稍有个性语言,就容易被人肉搜索,影响个人前途。二是在一些领导干部的观念中,体制内生存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管住嘴”。但是,官员此举的确与当前社会形势发展不符,这不仅阻断了民众通过网络与政府沟通的渠道,更使民众对官员群体产生偏见,认为官员对待网络的沉默、逃避态度,其背后必然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政治生态,官员要想真正的了解群众、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就得改变执政方式,而唯有用活“朋友圈”,把控媒体这把“双刃剑”,当好民情民意的“传导体”,掌握自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舆论的“主动权”,无疑才是当好人民公仆的“锦囊秘笈”。面对新媒体,到底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该说,又如何说,领导干部需要摆正心态,积极主动克服网络“水土不服”,将沉默花成“金”。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面试热点:“带病提拔”是种病,得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从落实工作责任、深化日常了解、注重分析研判、加强动议审查、强化任前把关、严格责任追究等几个方面,对如何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提出明确要求。《意见》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对于指导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断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月30日 《光明日报》)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