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政治

面试热点:民众对高速公路收费的“焦虑”在哪里?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面试热点,公务员,高速公路收费,公务员面试热点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2015年7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公布《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政府收费公路中的高速公路不再规定具体的收费期限,以实际偿债期为准,确定收费期限,债务偿清后将实行养护管理收费。

意见稿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对收费期限做出了调整。根据意见稿,政府收费公路中的高速公路实行统借统还,不再规定具体的收费期限,而是以实际偿债期为准,确定收费期限。特许经营高速公路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高速公路可以约定超过30年;偿债期、经营期结束后,实行养护管理收费。对此,民众议论最多的,就在于高速公路该不该无限期收费。

该不该收费?该。道理很简单,公路属于公共事业,兴建的费用来自财政资金、银行贷款、运营收入。一方面,财政压力都普遍较大,税收本身也取之于民,银行信贷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另一方面,运营收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一定能够满足建设与维修养护的开支。因此,收费本身不存太多合理性疑问。

至于收费的方式,则可进一步探讨。比如,是采取普遍性的收费模式,还是部分公路收费、部分免费,抑或采取税收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国外来看,各种模式都有,利弊各显,不存在统一标准。实际上,收费也好、交税也罢,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别,而从我国小客车使用人群仍较小的现状看,“使用者付费”的方法更公平、也更可行。

但,民众的焦虑在于,高速公路的收费不透明,一些地方的交通与基建领域腐败多发,甚至几任班子去“前腐后继”。这样,再“长期收费”,会不会养肥了更多蛀虫?对此,应当理性认识,一分为二看待。高速收费,并不必然导致腐败;反过来,就算是免费了,体制机制不健全,仍然可能导致腐败横行。所以,长期收费的同时,必须配合长期反腐。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模拟题

据报道,《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稿)正向社会征求意见,拟对收费公路的期限进行调整,“政府收费高速公路拟不设收费期限,特许经营收费公路一般不超30年”。“高速公路拟长期收费”的消息,引起热议,也引发了民众的焦虑,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解析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稿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拟对高速公路实行长期收费。高速公路长期收费是否合理,民众反应不一,有人认为“长期收费有合理性,可以有效分流车流量”,而有人则认为“长期收费没完没了”、甚至感到焦虑。

高速公路长期收费之所以引起民众的焦虑,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收费标准有疑问,长期收费没完没了,高速公路是否会成为“永久提款机”。

二是认为高速公路收费去向不够透明,是用于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和债务偿还的资金需求,还是会导致腐败的滋生。

三是关心高速公路长期收费为民众带来的利益,长期收费之后是否能有效分流车流量从而解决拥堵问题。

要解决民众的焦虑,关键在于解决高速公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拥堵、费用高、费用去向不透明。要满足民众对对收费公路“提速、降费、透明”的期待,我们还需要做出许多努力。

第一,在通行效率方面,“每逢节假日高速公路就变成停车场”的现象应该彻底改变。出行车辆多、收费道口的设置和开放不够科学、收费站的效率过低是节假日高速公路拥堵的主要原因,收费之后,因为“想吃免费午餐”而出行的民众自然减少,解决另外两个问题就成为了重点。意见稿规定“收费道口的设置和开放应符合车辆快速通行的需要”,同时要求“利用新技术推行不停车收费,逐渐减少人工收费方式”,从而实现“提高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目的。

第二,在通行费用方面,从“限期收费”转变为“长期收费”之后,收费标准和收费门槛应该重新衡量。高速公路前期的贷款已经还的差不多了,其支出成本下降,后期的收费只是为了维护保养,因此,公路管理者不能延续以前的收费标准,而是应该将收费降下来。

第三,在信息公开方面,“收费公路的钱用哪里去了”必须公开透明。高速公路的收费不透明,一些地方的交通与基建领域腐败多发,甚至几任班子去“前腐后继”。这样,再“长期收费”,更有可能养肥了更多蛀虫。对此,意见稿专门增设了“收费公路信息公开”这一新章节。按照规定,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年度通行费、年度还本付息、养护、运营管理、税费等费用支出等信息。同时规定,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加强收费公路的审计监督,对瞒报虚报通行费收支和债务情况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民众焦虑的并不是高速公路长期收费本身,而是收费之后是否会滋生更大腐败、是否能解决拥堵、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如果能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高速公路长期收费不但不会引起焦虑,反而能够便利更多民众,让我们的出行更加畅通、舒心。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面试热点:斩断“上访利益链”需要回归法治

法院门前,大量群众聚集围观;人行道上,“人民有权监督司法”标牌高高举起。这一幕,如果根据以往的印象,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弱势群体的权利表达。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