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8 09:45:00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目前正处于备考阶段,考生要每天有计划的学习。备考之余可以利用华图教育为大家提供的备考资料测试一下自己的学习程度!
1.近期国际农产品价格有所上涨,国内粮价也受到冲击,但国内农产品市场相对封闭,其供求基本上仍处于强力可控之中,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决定了CPI的相对稳定。不过,警惕性不能放松,一旦国内农产品价格涨起来,进而引发连锁反应,前几年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的通胀可能会重现。
这段文字主要在强调( )。
A.国内的农产品价格稳定
B.要保持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稳定
C.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冲击了国内农产品价格
D.前几年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的通胀可能会重现
2.推进改革需要相应的经济环境,从实际情况看,速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改革。如果发展速度过低,就业会出问题,居民收入增速及民生改善步伐也会相应放缓,老百姓就会不满意,改革就难以推进。但发展速度过高,会使各方面的关系绷得很紧,容易引发通胀,妨碍结构调整,也会影响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总体有利于经济增长。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要靠改革
B.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C.经济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D.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3.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的20多年中,中国制定了包括宪法在内的400多部法律、800多部行政法规,有力地规范和指引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作为从书本上的法律走向行动中的司法,也是努力按照依法审判的要求,高度重视制定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落实。然而,现实的司法实践告诉我们,在有些情况下,依法审判的结果往往并没有得到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案结事不了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能忽视的是,社会生活中调整人们行为、形成社会秩序的不仅仅是法律,还有世代相传、约定俗成的民俗习惯。它们坚韧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当中,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在一定意义上,民俗习惯更为人们所依归。
最能表达这段文字主题的一项是( )。
A.制定法在规范社会生活中的突出地位
B.与民俗习惯相比,制定法在规范社会生活中具有更加突出的作用
C.民俗习惯在规范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D.在一定意义上,民俗习惯更为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4.各国学者正在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修正和发展着现代形式逻辑:有作为经典逻辑替代系统的异常逻辑,有作为逻辑扩充系统的各种应用逻辑,有分析日常言语交际中的推理和论证言语逻辑、非形式逻辑、新修辞学等,有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动态逻辑,有容纳真矛盾而又不至于自毁的协调逻辑,以及模糊逻辑等等。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国内有些学者对逻辑持有过于偏狭的见解
B.逻辑学不仅是纯理论的,而且是非常实用的
C.经典逻辑正在被异常逻辑所取代
D.形式逻辑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大
5.中国改革之难,最难的不是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而是改革必须考虑13亿人口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避免引起社会动荡,避免激化矛盾,既积极又稳妥,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始终坚持的信念,也是一路渡险难、克难题的制胜法宝。
根据以上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避免引起社会动荡,避免激化矛盾是当前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
B.保持社会稳定、兼顾最广大群众利益是中国改革最棘手的问题
C.中国在改革中必须要考虑人口众多这一现实问题
D.兼顾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法宝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材料前半部分讲述国内农产品市场因相对封闭,受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不太明显,基本处于价格相对稳定的状态。后半部分用转折词“不过”引出材料重点,即虽然现在相对稳定,但是绝对不能放松警惕,并且说明了一旦放松警惕,导致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出现的后果。所以材料明显主要强调的是要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B选项符合文意。
ACD选项都是对材料内容的片面表述,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B
解析:
文章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改革需要环境,速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改革”,接着从两个方面反面论证经济发展速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改革。由此可知主题句是第一句,强调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答案选B。
3.答案:D
解析:
>据提问该题为表面主旨题。材料主要讲述了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民俗习惯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和规范作用。材料首先概述了近20年来制定法在规范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然而”发生转折,重点强调后文。而后文“其中”之后是对民俗习惯不可忽视的规范作用的突出强调。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A和B仅能体现文段前一部分的内容。选项C过于绝对。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D
解析:
本文属于>“>总—分>”>关系,文段的第一句话是中心句,是文章的主旨,故正确答案为>D项。
5.答案:D
解析:
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材料第二句话“既积极又稳妥,是中国改革开放……克难题的制胜法宝”可以推断出避免引起社会动荡,保持社会稳定,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原因,因此D项表述符合文意。
A项中,“当前”与“最关键”错误,无法从材料中推断出来;B项中,“保持社会问题、兼顾最广大群众利益”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最棘手的问题”;C项中,“人口众多”表述不当,改革开放必须考虑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其重点不在于人口的数量。
故正确答案为D。
推荐阅读:
相关内容推荐:
报名条件?
岗位选择?
笔试科目?
面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