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苏氏父子就占了三个名额,而苏辙总感觉像是一个添头。从小到大的语文课本里面,苏轼天天见,苏洵有时见,只有这个苏辙是苏轼诗词里面见。作为一个从小到大都生存在哥哥阴影里的人,求苏辙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真要论其才华来,苏轼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排的上号的:散文写得好(唐宋八大家),诗歌做得好(元祐诗坛掌门人,辞赋家),词作写得好(宋朝第一词人),书法水平好(苏黄米蔡四大家),绘画水平高(著名画家),还是一位好厨子、懂医学,在文、诗、词堪称达到了巅峰,苏辙跟拍马也赶不上。
不过,苏辙会扬长避短,你就算再有才华,考试的时候不考也白搭!国考的时候不考钢琴八级,也不考绘画,更别说今年流行的曲风是《念奴娇》还是《卜算子》了。不考的我不学,专学考试的东西!于是,在苏轼天天上青楼培养女宣传员宣传他诗词的时候,苏辙埋头苦学,认真备考。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苏轼考了第二,苏辙考了第五,这水平不黑不吹,备考工作做的那是杠杠的。
也正是因为苏辙正确的应对能力和变通方式,比起嘴贱和手贱的苏轼那坎坷的官场经历,苏辙可就顺的多了,虽然也是起起伏伏,但也做到过副宰相这副国级领导人,充分证明了“苏轼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人生!
说起来,苏辙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是留不下什么太多的笔墨的,但偏偏他做了一件震惊国考界的大事——这家伙把国考考题当成送分题做了!
宋朝的国考跟其他朝代的不太一样,除了正常的考进士之外,还有一个制科——相当于中央机关遴选,只有进士(国家公务员)才能报名,而且只要考中第三等就相当于中状元!整个大宋朝也就俩人考了第三等,通过考试的也才二十多个。
苏辙兄弟俩都报名了,但苏轼水平高,考中了三等,但苏辙跟他哥哥比起来水平还差很多,为了能够成功通过这次考试,他赌了一把——报名了直言极谏科!
制举从层次上是要比国考高级的,而且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等不同类型,完全满足不同特长需求。苏辙兄弟俩也是看中这个才出手的,不过力有不逮的苏辙再度发挥了应试达人的水平,他看透了这次的考试内容,直接写了一篇骂宋仁宗的文章。这篇文章达到什么效果呢?宋仁宗看了都脸红了,气喘吁吁,汗流不止!
这篇文章可是骂的狠了,比起陈琳的讨曹缴文也不差多少了!这可是封建社会啊,这么卖力的骂皇帝简直就是作死啊!
不过,苏辙深知宋朝没有杀士大夫的先例,他也摸准了宋仁宗的脾气,对他来说这次直言极谏科的制举考试不是赌博,而是一道送分题!
果然,经过了争执之后,宋仁宗发挥了老好人的特色,虽然没有同意司马光让苏辙的成绩进入第三等,但也通过了制科考试,还外放了一个好地方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