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断上演的校园霸凌事件,一些人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其实,不妨回忆下自己的学童时期,霸凌事件亦不在少数吧,不少人可能还当过“小霸王”或“受气包”。有人会说:“我上学时候有人罩着”,于是,校园霸凌进入了循环播放模式。但过去的“小霸王”还是有所“畏惧”:一来害怕同学告状后,老师体罚;二来害怕吃家长的拳头。而现今为什么霸凌事件会愈演愈烈,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疾呢?小编想说,其实现在,无论是老师、学生、家长,还是社会,在面对霸凌时,都有一种“鸵鸟心态”在作祟。
众所周知,“鸵鸟心态”是指一种消极处事的心态。一起校园霸凌事件的曝光,由于发生在校园中,多数人自然地把焦点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网友@剑龙御天:对一个凡是教育上出了问题就只会怪罪老师的国家来说,出了这样的事情,只能怪教育部门活该,作茧自缚!
网友观点或许有些激进,但不能否认,老师确实办法不多,只好“视而不见”。重庆师大贺岚的论文《看不见的角落》,其中一名老师这么解释“视而不见”:“也不能说是袖手旁观吧?老师其实最烦最怕的就是这种……我总不能为了一个人而导致工作无法开展吧?那不是更得不偿失?真发生过类似情形的,法不责众啊!”
现在,体罚学生在理论上已不允许,搞体罚的老师容易“摊上事儿”,而义务教育阶段又不得开除学生,顶多是警告、记过。这就使得学校和老师面对校园霸凌事件时,多采取“睁只眼闭只眼”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策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称,“针对实施不良行为的孩子,现阶段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门教育。”
一些“小霸王”的同伴迫于内心不安,心中的恶魔、天使在互掐,但他们多数还是不愿去承认错误。因为,小人们成日在一起,形成一个互相影响的“小社会”,彼此给予归属感和安全感。他们不想被小团体孤立,他们需要有一个可以依附的“大哥、大姐”。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名词叫“路西法效应”,意思是在一个封闭、高压的环境下,服从权威的好人也能变成恶魔。而在心理学中还有一个名词叫“责任分散”,意思是很多人一起去做一个事情时,没有人会认为自己要负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会认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儿”。
而受害学生迫于肉体侵犯和心理恐惧更是缄口不言,直到自己被“凌虐”的视频传到网络上,事情好像才有了一个出口。有网友忧心:“孩子长大后要不沦为沉默的帮凶,要不就成为一个压抑的极端者。”“这个可能就是马加爵的童年写照:弱小,恐惧,无奈。” >>>看看家长和社会是什么样的“鸵鸟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