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西藏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每年实现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80%。
“‘十二五’时期,西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推动发展为主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完善制度,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努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姚瑞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十二五”时期,西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开发西藏特色优势资源提供了强劲的市场需求。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拉动就业持续增长、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提供更广泛的政策资金支持和就业空间。党委、政府对民生问题和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思稳定、盼富裕、谋跨越、奔小康的愿望,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西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也面临着挑战:强化经济基础和维护社会稳定是做好西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就业观念滞后、就业空间有限,就业再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社会保险政策制度需要根据西藏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完善;和谐劳动关系面临严峻考验;基础能力建设严重滞后。
面对机遇和挑战,西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将向何目标前进?姚瑞峰说,“十二五”时期,要建立健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及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就业比较充分,统筹城乡就业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基本实现,以商业保险为补充,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更加成熟,人才数量稳步增长,结构更加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工资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有序,劳动关系基本和谐稳定,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发展目标。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更加合理。“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每年实现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80%。
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管理服务日益健全,为全面建设小康西藏提供水平适度、持续稳定的社会保障网。到“十二五”末,力争各项社会保险全部实现自治区级统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1万人、100万人、26万人、20万人、10万人、10万人、16万人,新农保参保率达到88%,其余各险种参保率达到95%。
人才体系逐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结构比例基本合理的格局逐步形成。到“十二五”末,力争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7万人,其中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初步达到10:40:50,各类人才结构更加合理,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监督有力”的智力引进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力争全区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6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1.8万人。
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到“十二五”末,使西藏公务员总数基本满足西藏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公务员结构更加合理,公务员素质整体提高,公务员管理机制基本完善,逐步实现公务员队伍管理科学化。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总体改革思路,以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为重点,解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体制机制等问题,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工资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落实西藏干部职工特殊工资政策,完善津贴实施办法,健全和完善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不同特点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各类企业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普遍建立,中国特色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更加完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监察执法机制更加完善,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十二五”末,全区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非公经济组织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结案率达到95%。
- 上一篇:北京十二五期间公租房将占保障房60%
- 下一篇:社科院:大学毕业生实际月薪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