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力求尽快在重点环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键是要做到“五个依*”。
一*改革,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当前我国资源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存在的严重浪费现象,都与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有关。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措施。应重点推进矿产资源价格、水价、电价、热价和天然气价格等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节约资源的新机制;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财税政策;建立和完善资源节约法律法规体系,抓紧制定、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各项国家标准;建立高耗能、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完善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
二*管理,充分挖掘资源节约的潜力。目前,由于管理水平低、监督不力,我国在资源开采、储运、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大量的浪费现象,节约的潜力十分巨大。加强管理监督,是近期节约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订明确的节约目标和切实有效的节约措施;建立资源节约技术服务体系,加强资源节约的统计工作和信息发布制度,为企业和各个方面节约资源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科技,建立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我国的资源生产、消费等领域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十分落后,这是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的重要原因。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进步。重点要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努力突破技术瓶颈,大力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国家应重点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
四*调整,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产业结构。近年来,我国高耗能、高耗材行业发展过快,比重偏大,这是导致能源资源消耗急剧增加的重要原因。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必须注重结构调整,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坚决淘汰严重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
五*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参与、人人节约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节约资源培训工作,广泛开展节约资源科普教育,使广大群众掌握节约资源的基本知识和方式方法。应坚持政府带头、领导带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使节约每滴油、每升水、每度电、每斤粮成为每个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人民日报》侯云春)
二、论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
最近,《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实现2020年我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这是市委、市政府抓住用好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推进北京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北京市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具体行动。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几年,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接近4000美元,但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呈现明显的不均衡、不协调。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要积极发挥城区科技创新对郊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对郊区发展的应用水平和支撑力度,以创新为手段促进北京郊区“三农”问题解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是立足首都资源优势,体现首都城市功能定位,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北京人才密集,高新技术产业实力雄厚,创新资源优势突出,但北京物质资源、能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建设创新型城市,正是依托和充分利用首都的各种优势资源,扬长避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以总部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型服务业为依托,实现北京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开创一条适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资源特点的城市发展之路。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落实国家创新战略,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行动。现在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很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突出,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等等,但归结到一点,就是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要发挥首都的创新资源优势,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促进全国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发挥高端资源的控制力和辐射力,实现世界城市目标定位的战略举措。纵观国际上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其产生和发展最终取决于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的形成均是以当时世界上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区域为根基的。目前北京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在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较低端位置。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提高对高端资源的整合力、控制力和辐射力,实现城市功能升级,使北京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对全国创新辐射功能的载体城市。
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设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有一批城市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并依据城市资源特点向创新型城市迈进。北京具有丰富的文化、科技、教育、信息资源,完全可以综合发挥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作用,借鉴国际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创新城市建设之路。笔者认为,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目标研究与设计:
一是高端创新能力卓越。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开发上创新能力卓著,在重点领域技术前沿和核心环节有领先的创新成果产出,万人申请、拥有国际、国内专利数量继续位于全国前列,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二是创新引领产业提升。努力使以创新为特征的“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大幅提升,以高端辐射、强劲带动为特点的总部经济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型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要支柱产业。
三是对外创新辐射强劲。北京科技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技术市场交易额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创新成果以创新服务和高端产品的形态服务于环渤海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北京在全国技术创新中的源头作用。
四是创新环境完善优越。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各类创新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吸纳和凝聚全国乃至全球创新资源,使北京成为创新环境优化、创新要素高度聚集、创新成果不断产生的创新之都。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点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明确重点,分阶段、有步骤推进。笔者认为,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进一步强化中关村在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中关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关村要按照“重要载体、强大引擎、服务平台、前沿阵地”四位一体的定位要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动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实现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跨越。
第二,优化自主创新的机制和环境。继续深化落实国家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不断探索各种新机制和新模式,鼓励企业联合大学、科研机构进行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选择、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共同承担技术研发项目、共担风险开展技术成果产业化等,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解决资金、人才、中介等困扰企业创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挥人才资源和区位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企业在京设立总部、研发总部;强化创新的宣传舆论导向,积极培育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第三,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企业家创新核心地位。高度重视创新型企业以及企业家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支持一批创新基础好、竞争实力强的重点企业与中小企业形成合理的创新分工,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完善综合服务平台,激发其创新活力;重视企业家的关键作用,培育和壮大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企业家队伍。
第四,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坚持市场化配置人力资源模式,重点培养高层次、高素质、新型和国际化人才。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技能型技术人才。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完善创新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以创新事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
三、关注食品安全,珍惜人民生命
据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1月2日公布的对肉类食品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在北京、天津、辽宁、山东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家企业的58种火腿肠类肉类食品中,抽样合格率为310%。可见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势还无法让人放心。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是不安全的?消费者即将心中有数。日前,市工商局局长张志宽在全市工商工作会议上透露说,今年将向社会公开食品安全信用指数,让市民购物时心中有数,避免买到“危险食品”。
食品安全信用指数是根据对本市某一地区生产、销售的重点食品监督抽查后得出的综合数值。食品安全信用指数根据对米、面、粮、油、肉等重点食品的监督抽查结果,对生产、销售这些重点食品的地区进行食品安全信用指数评价。食品安全信用指数满分为10分,初步预计每季度向社会公布一次。消费者有望很快看到全市统一发布的“某区大米8分”、“某区猪肉9分”之类的指数,可以根据这些数字选购相对放心的食品。据了解,工商部门今年将全面落实商品质量进货查验制度、市场准入备案制度和协议准入制度,重点实施和完善食品质量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和不合格食品退出制度,并在商场、超市和大型批发市场建立食品监控站,推进食品监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以下是记者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教授的采访:
何计国:它是非常必要的,实际上在国外和我们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有一个相当大的区别,比如说它有一些食品,“疯牛病”那都是属于无意的一种污染,而在我们中国除了这种问题存在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生产者为了使他的产品,或者是降低成本,或者是为了更吸引消费者,往往会有意识的添加一些有害成分,这就使得老百姓,或者消费者对这些食品产生了不信任,这就需要我们使食品在消费者心目中重新建立一些信任感,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这么做的,大的企业他们做的食品是可以经得住考验的,也能够放心的。
何计国:2005年前的食品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产品标识的生产日期,和真正生产日期并不相符,这个可能在业内里面是很普遍的一件事,二号生产的东西,它可能甚至想起写五号。第三个方面就是说存在着过量的添加剂的问题,这两天说的一个就是淀粉里面插多少二氧化硫,熟食里面超标,也是非常普遍的,这些化学品我想老百姓不用特别担心,即便有时候报它说超标了,超标的不是很多的时候,对我们的身体应该没有太大的影响,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它。但是定标准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除了保护健康,还要考虑到国家自己的生产能力,所以这个时候这个标准有这方面的问题,也不用大家来担心。现在一说起食品安全大家都觉得很恐怖,有的是确实存在问题,但是也有的是自己吓唬自己,结果造成了一种心里消费上的恐惧,当然还有很多了,一些小的商铺里面也有一些外卖的食品,或者说食品里面污染了一些不洁的东西,所以现在我们食品的不安全因素是存在的。
记者:最近一批名牌色拉油被查出问题,在消费者中震动不小,心中*得住的食品都让人不放心,问题出在哪儿?出在缺乏应有的监督。据有关资料,生产金龙鱼、福临门、金象等三种不合格色拉油的企业,早在2002年就被列入国家免检产品。根据《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免检有效期为三年,这就是说,这三大名牌食用油企业及其产品到2005年,还在免检有效期内,这意味着国家权威部门告诉消费者:大胆食用此类食用油!
当然,此祸不能归咎“免检”。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政府有关部门对这些食用油企业进行严格、规范的定期检测,给予应有的监督,至少会给企业一定的压力,促使企业加强对生产、流通环节的严格把关,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不合格产品的面市与流通,从而也保持企业的好声誉,使企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当初,国家建立免检制度的初衷无疑是好的。市场经济初期,为了引导、培育市场,政府有必要进行一些行政干预。但应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免检制度也会有缺陷,也需要不断完善监督机制。毕竟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规则并监督执行,而免检意味着政府在帮企业做信用担保。但只是担保是远远不够的。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再过50年,很多人将生不了孩子。”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日前担忧地表示,“而且,现在广州、上海的肠癌,妇女宫颈癌、卵巢癌的发病率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些与农药、添加剂、防腐剂和催生剂的过量使用都有很大的关系。”
何计国:监管力度是必须要加强的。目前我们对食品监管的依据就是食品卫生法,但是食品卫生法是在1995年的时候制定的一个法。对于目前来说,经济发展这么快,这个法里面有些东西已经满足不了执法需要了,所以我们想,食品卫生法是不是要做些修订。再有就是国家对于科技的投入也应该加强,特别是要加强对检测技术的投入。因为现在,很多大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应该说要好于那种小企业,特别是比那种游击队更好了,可是游击队你查不着他,因为你没法当场检测他们产品的质量,而事后他们就跑掉了。如果我们当场很快就能出结果,就不会让他们跑掉。第三个,管理的职能部门能不能不像现在这么分散,这个主管部门去了,然后管了一点皮毛,别的它也管不了,没有给它权力,那就不能从整体上实际管理一个企业,如果我们把这个东西就放到一个执法部门,由一个部门来综合执法,监管效果就要好得多了。
记者:食品安全信用指数,比如在落实的过程中是不是也会存在一些难度呢?
何计国:肯定有很大的难度的,第一个发这个证,信用指数和以后监管能不能有一个矛盾,比如说它可以,实际上跟我们过去发卫生许可证一样,它可以拿着好东西来说,你看我这好,那你说你的信用指数好,不错,这个信用指数到底是怎么发?我想是值得我们考虑的一个问题。要是发这个信用指数应该是让厂子里去申请,我们到超市里去买它的东西,买完了就是看它到底好不好,有几次,比如说连续买了几次,买了你都合格,那我可以发你一个信用指数,比较高的。如果买了有不合格的时候,那你信用指数就比较低。这样可能就比那种让企业去报要强很多,有那么多人到那么多食品中去抽样,然后又没有那么多钱去检测,因为这个时候他可能就不去厂里要钱。你向厂子要钱,那么就麻烦了,麻烦有可能就说是钱出的多的是不是就好点,政府支持当然是个好事,非常好,肯定能够使执法人员很公正的把它的信用指数列出来。第二个比较难的,有些厂子报这种假的商标,非常能耐,你这个信用指数出来以后,会不会有些厂子专门去卖这种信用指数的差价,因为作为厂子来说,只要它被公布了是信用的,倒不用咱们去管了,通过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管理部门是否在尽忠职守了。
在商场、超市、大型批发市场建立食品监控站,加强引导市民食品安全消费,更近距离地对市场上流通的食品进行强有力的监测、抽检,强化对不良食品的下架退出。一个覆盖全市的食品安全监控网络系统已初步启动,今年上半年全部投入运行。该网络记录有关食品的备案、分析、咨询、公示和控制信息,可供政府多个部门和企业之间以及市民查询。包装食品、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将进行专项执法检查,食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城乡接合部和农村集市等重点市场和重点区域是监控的重点。
为保证2008年奥运期间的食品安全,奥运食品安全方案已纳入今年的规划中。工商部门将推行在食品配送环节上的标准化规定,与全国各生产基地密切沟通联系,落实“场厂挂钩”、“场地挂钩”,为绿色食品进入首都市场畅通渠道,促进建立整个食品安全配送系统,以确保奥运食品安全。
更多图书及详细内容请点中国华图教育网: www.htexam.com
或网上书城:www.htexam.com/book
- 上一篇:让人文之光普照奥运之路——专家谈“人文奥运”
- 下一篇:上海申论热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