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走到今天,恰似一个人正身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至为关键。却因来时匆匆,道阻且长,此际也颇为疲乏,大有力不从心之感。然而下一步总得迈出去,需要尽快迈出去,否则,拖得越久越被动、越艰难。不过在迈开这一步之前,也十分有必要进行反思,并修正前行的方向。

    20年来,医改的成就自不必说,不能低估、不容否定、不可抹杀。但更为重要的、更为迫切的,则是当下!而当下的情形实在不容乐观,昏昏然、飘飘然,盲目者有之、糊涂者有之。然清醒者亦有之。

    考察医改的重点,无外乎医院和农村,这也是难处所在。设医院之目的,乃治病救人而已,可现如今,医院自身竟不能健康生存,难以为继,又如何担当保障、提升人民生命健康的重任?所以,必得先为医院“输血”“降压”,是为急务。

    毫无疑问,担负起这个职责的,应该是我们的政府,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而不仅仅是卫生部门。因为说到底,在目前条块利益分割、冲突、转型的复杂背景之下,单单一卫生部门根本无法应对此种局面。而对于农村,原本底子更薄,困难更大,需要花的心思、下的功夫就更多,非政府莫能。

    政府责无旁贷,必须来主导医疗体制改革,让所有中国人都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都能享受更好的“生命小康”!

    为谁而改?由谁主导?非市场化不可吗?

    作为医疗体制改革重中之重的医院改革正处在关键时刻。原先认为,医院改革的关键问题即产权改革,不过历来也引起激烈争论。目前,种种迹象显示:医院改革的风向已经发生变化,由政府来主导的思想似乎开始代替市场化成为主流。

    “望”:市场化的饕餮

    “名医荟萃植炎黄龙根,群英倍出育华夏栋梁”,这是北京新兴医院挂在大堂里面的一副对联,横批:“新兴送子”。经过2004年一场疾风暴雨式的媒体抨击后,2005年初夏,新兴医院门前依然是车水马龙。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医者,慕广告之盛名而聚集于这栋只有两层小楼的治疗不育不孕的“航母”。

    尽管在北京,新兴医院的媒体广告投放已经受到很大限制,但其在许多二三线城市电视台的广告投放却一直没有停止。治疗不孕不育的“航母”在密集的广告轰炸之后,“深入人心”。在这一点来说,北京新兴医院在市场开拓和品牌营销方面真是可圈可点。

    新兴医院在市场推广方面的大手笔投入带回的是巨大收益。湖北襄樊的黄先生对记者说,“我跟我老婆一上午仅化验就花了近5000块钱,还不知道药费要多少呢。”黄坐在医院大厅的椅子上,他的身后挂着许多大红纸的感谢信。

(责任编辑:admin)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angxi/ajaxfeedback.htm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2015省公务员考试高分课程体系
2015年地方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特训营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