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走过了十六个年头;而此前两年,即2008年,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首先发轫于经济领域,而后延伸到政治、社会等其他领域。国家公务员的招考,从微观上看,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部分;从宏观上看,却是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如果说,1977年恢复高考标志着我国的人才培养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也给了无数平民子弟以改变命运的机会;那么从1994年开始正式实施的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则标志着国家选拔政权机关新生力量的方式、策略的重大变化,具有几千年传统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中国梦”在新中国再次找到了赖以实现的制度之基。
反观公考十六年来走过的历程,可以看出,这也正是一个人才选拔制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1980年,小平同志提出了干部的“四化”标准,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其中“革命化”主要指的是“德”;“知识化”和“专业化”则都指的是“才”。“年轻化”是针对当时一大批老干部复出后造成领导干部年龄过大的状况说的,几十年后究竟应该如何坚持,姑且不论。所以,归根到底,党选拔干部、任用人才讲的还是“德才兼备”。“德”虽然极端重要,但是非面临危难、经受诱惑,在日常生活中,委实难以考量。所以,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考的仅仅是适合客观性的纸笔测试的东西(或者叫指标)——“才”。那么,究竟什么是“才”?又如何衡量一个潜在的公共职位的求职者是否“有才”呢?虽然我们可以从赵本山的小品中直观的得出“才”绝不是指一个人学问高、知识渊博,但是,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组织机关或者考录机关要找到衡量一个人究竟是否具备担任国家公务员的基本素质的标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
一、知识+能力的考试时代
这一时期大致从1994年到1999年,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设置的摸索期。自从赵紫阳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要建立公务员制度以来,作为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就一直是政府、社会和科研院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国的公务员考试的设置首先也是从学习外国开始的,引入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Adi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简称ATT)这一在时人看来颇为“神秘”的考试科目。当然,作为一种惯性,传统的类似于高考的知识性考试在公务员考试的考试大纲中也并未缺席,仍然是重要的一科。
1995年1月人事部发布了《关于统一确定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的通知》,同年由人事部考录司组织编写了第一本统编教材《公共科目》,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法律、行政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等六部分和行政职业职业能力倾向测试(AAT)。从1994年到1997年,考试范围、题型等年年有变化;1998年、1999两年考试变化不大。但是,无论考试范围、题型的变或不变,在这一时期,考试科目包括《公共科目》(97年后改称《综合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这两科始终不变,后来要唱主角的科目《申论》尚未浮出水面。而且,对于《公共科目》或者《综合知识》始终都有指定教材,其试题体现出较强的知识性。
2011年4.24公务员联考专题 4.24公务员联考申论资料、行测资料 4.24公务员联考模拟试题
(责任编辑:hua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