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材料一:据报道,截至10月中旬,昆明血液中心库存的O型血仅2200毫升;八成以上的手术因缺血被迫推迟,有的医院储血量甚至不够一次手术使用,“血荒”被认为达到了十年来最严重的程度。
在北京,本是献血旺季的九十月份,首次出现用血紧张,血库库存仅为正常值的一半,不得不延长采血车工作的时间。
在广州,A型血和O型血的库存量在近几个月来也持续偏低,接近供不应求临界点。
南京“血荒”从年初已开始,持续近10个月。有限的血源只能用来救助重病患者和事故中严重失血人员,可以说是救命血。有的医院因缺血一天停开手术数十台,约占手术总量的20%。
武汉、太原、重庆、长春、青岛……“血荒”,在全国十几个城市蔓延,形成了近年来较严重的“血荒”危机,也引发了人们对无偿献血机制的思考。
材料二:第七条 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
第十条 血站采集血液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血必须由具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销毁,确保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采集血液的;
(二)血站、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的;
(三)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
【参考思路】
入冬、特别是近日连续降温以来,“血荒”在南京和全国其他不少地方再次上演,这意味着很多手术必须要推迟,而择期手术的推迟意味着患者必须增加住院时间。这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也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甚至可能导致贻误病情,出现生命危险。
出现血荒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目前采血最大的问题是‘靠天吃饭’,采血机制非常脆弱。
第二,宣传也不够。中国人一相视血如宝,认为失血会对自己的健康不利。可是,许多人并不清楚,无偿献血会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能降低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第三,现行的《献血法》中的某些条款也应加以修改,这样更利于“开源”。比如其中规定18-55岁人群才能献血,可欧美国家献血年龄普遍放宽至16-65岁甚至到70岁;此外,国家应出台鼓励措施,要求大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年抽一定比例的员工参加无偿献血,而对于积极主动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单位应该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或在评优评先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让献血者自豪和骄傲,这样献血源才能永不枯竭。
第四,政府应当加大对血液中心的硬件投入力度,比如多购买一些采血车,扩大采血范围:“只有真正建立了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才是避免血荒的根本办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