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1 09:43:38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魏则西刚走,一个叫雷洋的年轻人又走了。和魏则西一样,雷洋也是带着母校的标签出场的。尽管29岁的雷洋,已经毕业多年,人们还是第一时间知道了他是人大的硕士。更进一步,人们还知晓了他就业的单位,初为人父,曾经在知名的专业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喜欢踢球,身体健康,出事那天是结婚纪念日,夫妻关系很好等等信息。
我不知道你们是如何想的,反正在了解到这些信息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样的一个人是不太可能去嫖娼的。同时,我也觉得雷洋是青年才俊,他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实在是太可惜了。反过来,这种同情,也促使我觉得害死他的那些莫名势力,是极其可恶的。接下来的事情也仿佛在验证我的这种感觉,大量帖子和文章,已经发出了控诉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忧虑作为中产阶级的一员也无法获得安全感。
尽管,在这巨大的愤怒和忧虑中,所有人都不得不追问一个前提:真相是什么?有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以为是个常识,大家都应该懂:要追寻真相,就尽量不要自带预设。因为预设意味着价值判断,从而可能影响人们客观中立地认清事实真相。我知道“价值中立”是空中楼阁,但要逼近事实,尽量克服和反省自身偏见,总应该是追寻真相时应有的姿态吧?老实说,人大硕士、青年才俊、初为人父,这些标签能唤起同情、顺带滋生出无名怒火,但未必能帮助接近真相,反而可能因此失焦,模糊了事情本来的面目。
当然,我也知道,坚持这样的常识,确实有点装外宾的意思。因为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没有这些标签引发的戏剧化冲突,就不太可能引起舆论的关注,而没有舆论的关注,单凭个人的呼吁,是很难倒逼公权力公布真相的。写评论时,我经常被人告诫这样一个道理:真相未明时,最好闭嘴。我知道这告诫在任何一本教科书里,它都是对的。可问题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从来就没按照教科书走啊,如果我们都闭嘴、无法形成舆论压力,真相最终能乖乖地浮出水面吗?恐怕没有人敢打包票。所以,在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社会里,总会看到一种悖谬的现象:在索求真相时,人们只能以模糊真相的方式去追寻真相,说起来几多无奈。
获得真相,这应该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可在今天,人们却不得不时刻像一只羽毛竖立的公鸡,以一种对立的、不信任的姿态去向公权力索求真相。真相有时比我们想象得还魔幻,但大多数时候,是充满了平庸和琐碎的,还有一些可能与个人价值预设相悖的细节。但面对公权力时的这种紧张状态,无疑会助长理智的惰性,常常让人们不愿意承认平庸而琐碎的真相,而宁愿相信自己幻想出来的大戏。我不懂什么叫塔西佗陷阱,我只知道,事情的结果经常会变成这样:即使真相最终由公权力公布了,这个真相也可能变得无足轻重。大家就是不信,说什么也不信。人们沉浸在愤怒、叹息和自怜的情绪中,生活于互不信任的泥沼里,像被施了诅咒一样。
说到底,打破这种魔咒,责任还在公权力身上,在于它公正的执法,并严格按照程序第一时间把真相通知家属,而且通知的速度要快,要走在舆论之前。为应对舆论追问的“信息发布”,再快,速度也已经慢了半拍。不信任的氛围一旦形成,所谓的真相就很难再获得认可。具体到雷洋这次事件,如果警方早一点接听家属不断打进来的电话,通知家属,并告知最为详细的信息,事情或许会变成另外一番模样。
警方在舆论刚刚兴起之时,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做了回应。只是人们认为,信息公布失之于简单,无法让人信服。不过老实说,我觉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信息过于简单,就算警方在第一时间公布了更为详细的信息,甚至发布了视频,只要这些信息是舆论倒逼的结果,人们还是可能不会相信。今天凌晨,警方公布了更为详细的信息,再次重申了雷洋嫖娼和突发死亡的事实,但能否彻底消除疑虑和深藏于人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却还很难说。
最后想再啰嗦几句。雷洋事件,无论最终真相如何,对他的妻子以及刚刚出生的孩子而言,都是极其残酷的。这个事件里头涉及到嫖娼这种非常敏感的事,雷洋的家人可能会面临他的离世之外的另外一份压力。但无论是追逐真相也好,追寻正义也罢,都应该考虑到这层基本的人性关怀,尽可能尊重雷洋家人的感受,给他们以安慰。不要冷嘲热讽,更不要道德绑架。我看到最近一次采访中,雷洋的妻子说“不考虑丈夫是否嫖了娼,只在意警方执法是否合法”。底下的评论,已经有大量的冷嘲热讽,让人感觉很不安。
(文/曾炜)
相关内容推荐: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