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时事评论 > 时事评论:要调动社会力量多为公共文化“造血”

时事评论:要调动社会力量多为公共文化“造血”

2016-05-09 10:26:39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张家港文明网

近日,山东省泰安市文广新局一位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下2015年的“公共文化账”:要优化提升70个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大院),每个中心(大院)需要经费5万元;要为300个农村文化广场各配一个便携式音箱,每个音箱需要5000元;还要在全市举办1000场惠民演出活动,每场演出补贴2000元到3000元。“完成这几件事就需要700万元,可泰安市级财政每年的文化事业资金只有600万元,这哪里够用?”这位负责人说。公共文化服务“缺钱”的现实,决定了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必须而且必要。(4月8日 光明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应面向社会大众和基层,是一项惠及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好举措。可是,从新闻中,我们不难看出,有些地方的财政力量本来就薄弱,要拿出有限的经费来支撑起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确实也存在着力不从心的现象。如何解决某些地区,尤其是不发达的边远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让那里的公共文化摆脱“贫血”现象,笔者觉得,我们就得如新闻中所说的去撬动社会力量。

调动社会力量,文化贫血才能有效补充。政府在一些大的公共文化体系上要着力,对于一些基层的文化体系,就该集思广益、因陋就简打好全民牌。就如山东省肥城市文化馆,文化活动曾经比较单一,参与的群众较少。后经调查发现,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各不相同,有的喜欢舞蹈,有的喜欢戏曲,还有的喜欢唱歌。可是,文化馆并没有那么多的专业老师。为此,文化馆面向社会招募文化志愿者,66岁的张信富老人来自民间剧团,现在负责教授戏曲;60岁的于庆龄,原来是当地一家国企的工会副主席,通晓音乐,现在教大家唱歌;56岁的王媛萍,原来是个舞蹈老师,现在负责教舞蹈。而且这些退休的老师本来在家闲着也无趣,如今因为有了公共文化平台这个舞台,不仅为财政节省了经费,也带动了一帮有特长的老人走上了文明、文化的舞台,为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的发展既做了贡献,又解决了政府财政吃紧的问题,当地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贫血”现象得到了有效地根治。

调动社会力量,更要多挖掘当地文化力量。那些隐没在农村、社区的能人,就是推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就如山东省2013年5月份启动了“文化项目社会办”活动,共推出各类文化项目269个,涉及文化演出、文化活动、文化艺术产业等门类。这些数据,难道不是社会力量推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最好佐证?我们在财政有压力的情况下,我们的基层工作人员,腿要勤,脑要活,要脚上多沾点泥土,多去群众中走走,问问,那么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滞后的瓶颈就会打破,大家也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些落后地区的公共文化事业才会健步走,一起走好文化小康的路。(孙佳)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moyun)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