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9 11:49:00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综合
央视报道了常州外国语学校被附近化工用地污染一事,估计很多人都被化工污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给震惊到了。其实,央视不是第一家报道这件事的媒体,从去年年底就已经有媒体关注了。不过直到央视的介入,这起恶劣的环境污染事件,才真正进入舆论的风暴中心。
这个故事说来话长。因为,从决定迁址兴建开始,这所新盖的学校就顶着违规的帽子。环评报告还没出来,它就急匆匆上马。虽然后来先斩后奏地补了一份环评报告,但这份报告本身也不合格。而且,即使这后补的环评报告标准低到不合格,它也没遵循报告的低门槛去规避风险。可以说,在环保方面,这新校就是从一滩烂泥里开启它的奇幻漂流的。
事情的败露,在2015年9月开学时就已经有迹象了。当时家长带孩子来报到,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直到2015年底,不少学生集中出现了相似的疾病症状,家长们才意识到问题之严重。这边家长着急上火,另一边,当地环保部门和他们邀请的专家,情绪却很稳定,就跟当初那份环评报告一样,表示“问题不大”。只是拗不住当地家长的担忧,再加上有人怀疑,被污染的土地深埋着此前常隆化工厂留下的污染废料,2016年1月12日,学校才终于决定暂停上课。
这一次停课是个重要的信号,它意味着这地确实有很严重的问题。不过当地政府,和很多环保事件中的地方政府一样,似乎并无心面对真问题,而是采取了一些消灭民众恐慌的救火措施。舆论上,一再辟谣、保证;行动上,就跟过家家似的,弄了一个所谓的土壤修复调整工程,主要手段是覆土封盖。这次“修复”仅仅持续了一个月,验收检测结果却令人“振奋”:各项指标符合标准。
浮皮潦草的应付,家长当然不会买账,和学校的沟通始终僵持不下。也不能怪这届家长太刁蛮,当时有专家指出,覆土封盖只是一种处理化工污染用地的临时方式,要彻底消除化工污染哪有这么简单?沟通没有结果,也就意味着,当地政府试图消灭民众恐慌情绪,未遂。
沟通没有结果,下一步要怎么办呢?此时,当地政府又再一次成功展现很多地方政府普遍喜欢采用的姿势:软的不行,来硬的。沟通还没有完,家长还没有放心,学校却在2月18日给所有家长发了一则短信,正式通知所有学生21日到校报到,22日正式复课。这则强硬的短信,让家长们陷入两难境地,同时也击溃了他们对学校和有关部门的信任。
这种野蛮和强硬的态度,背后是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疯狂和冷漠。要知道,在污染未消除之前,学校的老师和管理者的身体,同样会暴露在这片污染的土地之上。而且,如果学生继续曝出身体健康出现毛病,学校声誉只会进一步恶化。假如说这个决定是根据“上级指示”,硬逼着孩子冒着得肿瘤的危险上课,只为证明这块“毒地不毒”,那等于是让无辜的孩子打冲锋、做实验品、当肉盾。果真如此,说这决定丧尽天良、伤人害命,是一点也不过分。
实际的情况可能更糟。央视的报道,刮起一阵舆论风暴。借着这舆论的东风,不少当地的学生和家长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蜂拥至热门的微博底下留言,内容大致相似:当地政府动用了各种卑劣的手段,阻止家长前往当地医院做检查、阻止学校和家长的抗议、限制有公务员身份的家长参与保护孩子。在很多地方政府“消灭恐慌”的方法中,“捂盖子”并不算新鲜。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明知环境污染足以致命时,却硬逼着孩子和学校开课,那就已经不是愚蠢地“捂恶”,而是恐怖地“作恶”。
尽管难闻的气味包不住,尽管饮用水已经发出酸臭,尽管孩子已经受到身体伤害,当地政府最新的回应依然是:周边水和土壤没有污染,学校教学秩序正常。那份淡定,近乎冷血。在这次常州化工污染事件中,我没看到当地相关部门有什么特殊表现,也没看到当地的纳税大户表现出新风貌。和很多环保事件中表现类似,环保法虽然长了牙,地方环保部门显然还是张不开嘴;地方政府没变,刚柔并济,十八般武艺只为群众情绪稳定;涉事企业安然无忧,只因它能拉动GDP。而作为受害者的普通老百姓呢?无奈,只能微博底下留言,而且速度要快。(文/曾炜)
相关内容推荐: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