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8 14:21:02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四川在线
公务员、老师上班还讲方言,小心被“扣分”!本周是全国第18个推普周,主题为“依法推广普通话,提升国家软实力”。记者昨日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刚刚出炉的《江苏省县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情况监测指标体系》近期将下发。“监测指标”明确公务员普通话水平应达三级甲等。(9月16日 扬子晚报)
“公务员上班讲方言将被‘扣分’”乍一看这样的新闻标题,不禁伙呆了。细读内容,原来江苏出台《江苏省县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情况监测指标体系》,不仅密密麻麻规定了普通话监测指标,对机关、学校、广播电台工作人员讲普通话也进行了分门别类打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还要每年对全省所有县市监测结果统一发布。这样的“硬指标”不仅让“三级甲等以下”的公职人员头疼,也引起网民的热议。如此“小题大做”、“大动肝火”是否是歪和尚念歪了经。
事实上,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标准语言。我国宪法也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可以说,讲普通话是每一个公民在任何社会交际场合必须遵守的。国家公务员也应从自己做起,带头讲普通话,成为推广普通话的表率,这些都无可厚非。然而,强制性要求国家公务员、老师上班讲普通话,确实操之过急。有人也许会说,“扣分”只是推广普通话的手段。但仔细想来,这样的考核明显“南辕北辙”,涉嫌滥用行政权力。笔者认为,公务员讲方言被“扣分”是缘木求鱼,推广普通话,更不该以“扣分”名义。
其一,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长期的国策,需要通过宣传、推荐、提倡、鼓励来完成,但真正把它落实成文件规定,竟然要“扣分”来督促,显然是“不搭调”。还有,“打分”“扣分”这些工序如何完成?尤其涉及到每个县市、乡镇以及到村委会小学,公务员、老师们上班讲普通话,下班讲方言,虽然“逃避”了被扣分,但对普通话的推广百害而无一利。何况,“打分组”不可能随时随地在每个政府每个学校都安插监测“眼线”盯着看着谁不讲普通话,一时一地突击式的督查扣分显然更“形式主义”。而且,全省通报排名,这样打分没有“惩戒”,不切合实际,不痛不痒,对于“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县市决无大碍,他们只会无动于衷。
其二,县乡公务员尤其是窗口单位,每天面对不同的老百姓,前来办事的很多都不会讲普通话,甚至听不懂普通话,他们只会讲方言。笔者曾在一少数民族乡镇工作,彝族大妈来办事,普通话根本听不懂、不会讲,沟通时只能喊来一名“翻译”。其实,普通话也好,方言也罢,只要真心为群众办事,一个笑脸就是最好的表达,如果非要用普通话来评定、考核、排名,显得“因噎废食”,不仅平添了公务员上班压力,还更会伤了干部的心。
其三,方言也是一种区域文化的表现。干部下乡走村入户,要想和群众打成一片,如果只会讲普通话,老百姓下意识认为是“外地人”“不懂乡情村情”,以为你在摆官架子,不自觉中就与干部产生了思想隔阂,事难办了,距离远了,感情也自然会淡了。可见,要求所有的县乡公务员讲普通话,否则就扣分,显得过于机械和死板。
据材料得知,在江苏境内大致有三个方言区,长江以南是吴方言区,长江以北至淮河两岸是江淮官话方言区,淮河以北约一百公里外是中原官话方言区。方言种类繁多,相邻两个县就可能互相听不懂方言。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普通话推广十分有必要的。但是,普通话需要提倡,讲普通话需要推广,在当前普通话还没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主流语言的时候,强制性要求公务员说普通话,确实有点操之过急。
不得不说,对于公务员来讲,使用正确、规范的普通话,是高效履行公务的要求,更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但是,对于公务员强制要求讲普通话不必过分要求,讲普通话是一种本领,讲方言更是一种群众沟通的技巧和方式,两者皆不可废。其实,讲普通话是需要氛围的,要循序渐进,不可毕其功于一役,而且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沟通办事,让群众满意才是正道。
如此“红头文件”发文约束,必须“讲普通话”显得不合时宜,脱离实际,有名无实,更显另类。
相关内容推荐: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