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0 10:59:18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京华时报
审计署9日公布的2014年度绩效报告显示,2014年审计经费的投入产出比为1:256,这意味着审计每花费1元财政资金,可为国家带来增收节支等经济效益256元。据报道,2014年,审计署共审计1361个单位,促进财政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等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成果总计3090.17亿元。
如此高的投入产出比,当然值得在审计署绩效报告中书写一笔。这一绩效和审计成果的取得,除了审计部门自身的绩效意识和成本控制能力提高之外,近年来审计范围的扩大,所形成的“规模效应”,亦是重要原因。
审计成果通过量化形式呈现出来,可谓一目了然。但如何看待这一审计成果,仍需辩证思维。一方面,通过审计为国家财政增收节支,确实是直接的审计成果。而且规模越大,越能反映审计的作用和成绩。而另一方面,审计署作为一个“发现问题”的部门,其审计成果越大,意味着相关领域内的问题越严重。所以,真正的审计成果,不仅是即时性的挽回经济损失,更应该是审计所发现的问题,能够被即时化解。
提及审计,人们印象最深的或许是2003年的“审计风暴”。当年,审计署推出审计结果公开制度,同年6月提交了一份长达22页的审计报告,多个中央部委被曝光。同时,报告在审计署官方网站上全文公开,一时引发各方关注。而近年来,随着审计体制的完善,审计风暴的常态化,人们不仅期待看到审计部门能够揭露问题,更希望审计所发现的问题,能够被公开、被追责,并最终得到制度化解决。然而,现实离人们的期待包括审计部门的希冀,仍有不小距离。
以2014年的审计报告为例。该报告的“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审计发现的问题,有些长期存在但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影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也不利于重大改革措施的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一些领域的具体制度规定未及时修改完善,特别是一些部门规章与改革发展形势不相适应,部分领域简政放权、职能转变不到位,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改革,从根本上予以解决。”“长期存在”“根本解决”,问题的严峻性和解决的迫切性,不言而喻。
审计部门立足于发现问题、检视漏洞,决定了它无法解决问题。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形成防范问题的制度建设,仍需具体部门甚至顶层设计来接力。审计发现多少问题是一回事,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是另外一回事。而社会进步的实现,权力部门除了有发现问题、正视问题的能力,更要有查补漏洞、解决问题的自我修复能力。可以说,审计的最大成果,应该体现为它所审计出的问题,都能及时导向制度上的补缺与完善,不再让审计“重复昨天的故事”。
成绩的另一面往往意味着问题。一份绩效报告,既是审计部门的审计成果,也反映了很多长期存在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认识到这一点,方算是对审计署成绩单的一次理性审视。
相关内容推荐: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