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时事评论 > 自救与拯救

自救与拯救

2014-05-26 15:48:03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新华网北京5月8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周婷玉、赵瑞希、仇逸)媒体人的英年早逝,让三个字深深地刺痛人们的神经——抑郁症。世卫组织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然而,相对于其他常见病,社会对抑郁症的认识和了解却远远不够。

  “在抑郁症患者看来,自杀似乎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实际上这是一个最坏的选择,没有哪个自杀幸存者不后悔。”近日,一些走出阴云的抑郁症患者及相关专家呼吁,患上抑郁症也许是无法选择的不幸,但患病后的人生仍然可以选择。

  抑郁症是需要治疗也能治好的疾病,关键要有正确的态度,愿意自救的人才能得到拯救。正如“抗抑郁”形象大使、歌手杨坤所说:“得了抑郁症不用怕,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战胜它,照样能有快乐的生活!”

  抑郁症是常见病,要治! 九成患者未及时治疗

  这是一组不该忽视的数据: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人数高达100万人;2009年《柳叶刀》上一篇流行病学调查估算,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

  抑郁症是种什么感觉?很多人以为它只是心理状态不好,但小赵说,还有正常人想象不到的身体痛苦:失眠、头晕、胸闷、气短、胃灼烧。

  小赵,报刊编辑,一位在死亡边缘走过一圈的抑郁症患者。2012年10月,他被派到上海交流,还兼顾北京的工作。月底出刊前,“异地两线作战,白天忙完手头工作晚上回宿舍编稿子,难以完成任务又不想让单位失望,最后出现严重睡眠障碍,一天睡不了三小时。”一个月后回京,医院量表测试诊断重度抑郁症。

  感觉无能、自愧、自责,两个月后的一天,他情绪低落到冰点,把家里所有能找到的药片,包括安定药在内共二三百片,一次性吃下。他“睡着”了,两天后才被抢救回来,并被送到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治疗。

  “那时没法判断什么好坏,睡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小赵说,但那确实是一个最坏、最错误的选择。

  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和身体的疲劳衰弱为主要特征,常伴有焦虑和无用、无助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伤和自杀倾向。

  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庞宇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不分男女老幼、地位高低,谁都可能得,它就是“心灵感冒”。但它又并非单纯心理问题,而是有一定生物学基础的器质性疾病,因大脑中缺乏一种或多种神经递质所致。

  目前我国抑郁症识别率仅为30%,识别出来就医的患者也只有30%,这意味着抑郁症就医率不足10%。

  由于不及时治疗,我国不少抑郁症患者最终走上绝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何燕玲说:“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一种病,归咎于性格、环境因素,认为是个人过于脆弱,不需要治疗,甚至有患者产生自杀念头了还想着‘出去玩一次就会好’。”

  与抑郁较量多年的杨坤说:“如果你连续两个星期,天天都不开心,没有幸福感,那就必须去看医生。不能扛着,必须吃药,把它消灭在萌芽阶段。”

  抑郁症并非绝症,能治! 八成患者规范治疗可临床治愈

  小赵被送到北京回龙观医院接受3个月治疗后出院。“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对什么都好奇,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前两天还给家人做了烙饼。”他说,经历过后,自己变得开朗、友善了,话也多了,应该是好了,但还在坚持吃药复查。

  “抑郁症就像一个黑洞,一个不留神就会把自己吸进去。”21岁的“三三”上初三时患上抑郁症,曾3次自杀未遂,无数次自伤。现在她已是大三的学生,“如果不是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我早就‘走’了。”

  临床经验表明,80%的患者如果规范治疗可以实现临床治愈,除了极少数难治型的,其他都会有所改善。虽然对抑郁症已有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但有各种原因导致患者没有接受有效治疗,或影响治疗效果。

  患者及其家属的“病耻感”,是阻碍患者治疗的一大“绊脚石”。即便患者已经认识到抑郁症是疾病,但由于社会对精神疾病普遍存在歧视和偏见而不敢去面对和接受。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刘铁榜告诉记者,很多病人对看精神科很忌讳,不少来就医的患者宁肯自费,就是怕单位知道。

  疾病的非典型性导致误诊率高。“很多抑郁症是隐匿性的,身体上的不舒服其实潜伏着情绪问题。”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詹淑琴说,相比国外我国患者更多表现出躯体症状,如98%的抑郁症患者有睡眠障碍,很大一部分患者还有头痛、心慌等慢性病症状。他们求助于综合医院,但一般科室医生缺少抑郁症识别训练,导致治标不治本。

  治疗的不规范、不持续,复发率高居不下。一方面是鱼龙混杂的心理咨询盛行。专家指出,正确的心理治疗只对轻度抑郁症患者有效,对于中重度抑郁症,必须要在用药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

  另一方面,患者排斥用药、自行停药以致病情复发,出现存量病人未减少,又不断有新增病人的“滚雪球”问题。抑郁症需要接受2至3年的系统性治疗才能避免复发问题。詹淑琴说,有50%的患者在首次痊愈后会复发,第一次复发患者中有75%的患者会再次复发,三次复发以上的建议终身服药。

  “要相信医生,相信科学。”小赵想跟病友说,服药一定要听医生的话,千万不能因为药的副作用大而自行减药和停药,否则会导致疾病的慢性化、难治化,别让“心灵感冒”拖成“心灵癌症”。

  抑郁症患病率攀升,不该忽视! 消除误区补齐短板

  抑郁症患者悄悄地生活着,甚至悄悄地离开人们。他们看似“危害不大”,实则不然。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研究员范肖冬说,得抑郁症的人,很多都是很认真负责的人,是各行各业的骨干精英,倒下的话不仅影响家庭,也对社会造成很大损失。

  近些年,我国抑郁症患病率在不停地上升,二三十年前抑郁症患者在精神专科门诊中占比也就10%,现在已经超过50%。范肖冬说:“生命的离去应该让我们警醒。”

  “如果说,19世纪是传染病的世纪,20世纪是慢性病的世纪,21世纪将是精神疾病的世纪。”何燕玲说,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做好防治应对的准备。

  ——疾病教育不足。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抑郁症,得了以后不敢面对,面对以后又不知该怎么办。范肖冬认为,预防和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疾病科普宣传,提高患者自身识别抑郁的能力,增强勇敢就医的意识。

  ——专科医疗资源匮乏。我国基层医院几乎没有精神科医生,即便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部分综合医院也没有精神科专科医生。在杨坤难受到随时随地都可能晕倒时,他去综合医院检查了6次,都查不出任何问题。上海华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单怀海建议,建立一个临床的筛选发现机制,综合医院各科医生要接受抑郁症训练,提高识别能力,以尽快引导病人接受专业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心理治疗欠缺。安慰有时比药好,对抑郁症患者尤其如此。“医生要抓住患者的心。”然而,一位患者在网上给专家留言:大夫每天要看近百人,平均不到5分钟一个,连问病情带开药能看好病吗?范肖冬表示,医疗资源有限,使得很多心理安慰工作只能指导家属进行,应加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人才的培养。

  与加强教育、完善医疗相比,更重要的是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竞争压力大,人际信任,彼此之间的包容和互相支持不如以前。甚至老人倒了还要想“扶不扶”,使得太多的人处于“孤军奋战”状态。而社会上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又存在歧视和偏见,很多患者不敢让人知道自己患病,一直带着“伤痕”扛着重担前行,加剧病情。一些人治愈后,很难回归社会生活,又出现复发问题。

  社会各界、每个人都应该为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自己做起,每个小举动,都会带来大改变。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admin)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