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时事评论 > 院士"头衔多"需"瘦身"

院士"头衔多"需"瘦身"

2013-12-20 18:32:11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近日,2013年两院院士的增选引发媒体关注。然而,媒体调查发现,在78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有5610个兼职,人均兼职7.2个。(12月20日京华时报)

  说到院士,很多人都会想到他们学富五车的渊博知识和成果斐然的学术成就。然后,院士头衔多的现实,却让人们深深感到:这些“头衔”和学术有关的太少,和“利益”纠葛的太多。

  首先,院士“头衔多”分散了院士的精力。我们知道,术业有专攻。但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院士也是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要吃饭、休息睡觉。在每天总量有限的时间里,院士因为过多的社会职务,参加各种应酬,必然会挤压自己搞科研和做学问的时间。没有起码的时间做保证,院士的工作状态可想而知。而以这样的工作状态,人们还能期望院士做出怎样的研究成果呢?

  其次,院士“头衔多”容易滋生腐败。常言道,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的院士,一方面在大学工作,一方面还身兼某某企业的董事。我们知道,院士本身是个非盈利组织赋予的荣誉。而作为一家企业的董事,因为经济利益的关系,肯定要为企业说话。这样一来,院士和董事的角色就产生了冲突。比如,在一些涉及产品认证和评审的环节,院士这样的双重身份就很尴尬,容易引起社会公众质疑。而这样的后果,一方面,产品的认证评审过程就不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容易受到人情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院士的社会形象也因此受到牵连和影响。

  第三,院士“头衔多”,也给社会树立了不良的示范。因为院士“头衔多”,各种考察、颁奖、鉴定、座谈、评审的邀约,挤满了院士的各种时间,而与之相伴的是各种“隐形的福利”。比如,公款出国考察旅游、评审收好处费等。而更加让人担忧的是,很多省市、单位、企业,把院士当做金字招牌来装潢门面,院士的各种“头衔”被当做一种“广告效应”。以这样的“名人效应”做宣传,只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浮躁,让院士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笔者在想,院士的“头衔多”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需引起我们社会的反思。让院士安心地做学问,他们的“头衔”应该越少越好。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admin)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