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6 14:47:55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在人民大学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原人大招生处处长蔡荣生这些年在招生环节完全乱了章法的所作所为。“他曾经让一个11岁的富二代上了人大的本科。”人大某学院教师透露,“这个小孩家里很有背景,听说7岁就开着奥迪上路”。(12月16日《新金融观察报》)
11岁富二代上人大,并不让人感到有多少意外——高招腐败之下,既然利令智昏,哪里还有底线?一石又激千重浪,人大招生处长被查,既再次掀开了高招腐败黑幕一角,又再次引发公众对高招问题的质疑。之所以说“再次”,乃是这些年来,高招尤其是自主招生中的腐败案屡有发生。招办是高校的“肥缺”,自主招生“油水”多多,这是许多高校中公开的秘密。来自司法机关的数据显示,高招腐败涉案数额越来越大。而每次高招腐败案曝光,则必有公众对高招问题的质疑声浪。
中国青年报的一个在线调查显示,66.7%的人认为自主招生过程中权钱交易不可避免。这个数字,说明了大多数人对自主招生存有戒心。存在决定意识,公众有疑虑不是公众过敏,而是太多的事实沉淀在他们脑子里,凝成了思维定势。比如所谓“点招”,就是以自主招生为通道,绕过所有程序,指名录取某位考生。自主招生沦为“点招”,不是以权换分数,就是花钱买分数。
自主招生自2003年推出后,至今已有十年。十年间学校对学生的选择权体现得越来越充分,走进这一“特殊政策”圈子的学生覆盖面越来越大。以人大为例,本科阶段每年的招生计划在3000人左右,以预留1%名额用作机动指标,就有几十名学生可以“点招”,有很大的人为操作空间。“点招”是在最低分数线公布之后进行的,没有公开申请程序,只能凭无从得知的“标准”圈点录取对象,“点招”学生的名字不会出现在录取名单上。
自主招生异化为权钱作主、权钱招生,不是自主招生本身的错,然而却是警示:自主招生改革势在必行。自主招生机制有弊端,领导说了算,信息不透明。比如自主招生公示只有考号、姓名、性别、科类等,而学业成绩、笔试、面试评价等均不公示,暗箱空间有多大不言而喻。亡羊补牢,必须在机制上终结现有的行政主导的招生录取,成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制订招生标准,由专业的招生委员会进行招生。从制约权力到信息透明,对高招腐败釜底抽薪,才能重塑高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
相关内容推荐:
上一篇:公车改革 让“司机领导”威风不再
下一篇:投资者对优先股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