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6 14:41:28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来源:中国网 2013-12-16
国外舆论要求中国为其他国家发展做出贡献,履行大国的责任是基于中国已经崛起的观念。但是又是谁在我们正在发展的时期,不断鼓吹中国崛起呢。少说话,多做事。
作者:崔珩
中央经济会议上周召开,自然引起了全国的关注,会议中再次提到了增加出口,打造海上和陆上的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计划提出半年之后,经过大范围、长周期的讨论,渐渐地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政府也有意识的将这一构想实现落地,未来一年将是新丝绸之路计划付诸实施的关键时期。新丝绸之路计划之所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于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开始执政后在外政方面提出来的第一个战略规划,能否顺利的实施下去考验着新一届领导团体的执政能力。
新丝绸之路从构想和布局上看是我们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的延续和对于周边外交重视的延续。 “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工作思路,以此为指导思想在落实层面提出“五通”举措,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建设“新丝绸之路”的目标是加强欧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沟通链接起亚洲的经济板块。为此,“新丝绸之路”在方案上并不仅仅满足于建设交通运输生命线,更是以贸易合作为基础,实现更深层次的经济合作为目标。
但是排除掉轰轰烈的讨论之后,静下心来思考,却会发现新丝绸之路构想的提出过于匆忙,而缺少相应的实施方案,甚至连与相关国家合作的领域尚未思考清楚就已经将其作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提出来,不得不说是欠缺考虑。正因为如此,国外舆论很容易就会误解或者是故意曲解,关于新丝绸之路的讨论在国外舆论和学术圈的评价并不高,一方面缺乏实施方案,因而普遍担心这只是新领导人的一时兴起,另一方面,则也有出于中国可能威胁的担忧。俄罗斯国内对于新丝绸之路的解读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普京个人在新丝绸之路构想提出后受到同僚的普遍指责,认为他过于亲华,中国有抱负侵蚀到俄罗斯的利益范围,这样的形势下普京即便想,也很难有维护中国方面的言论。联想到国内媒体所炒作的“西进”概念,就连那篇文章的作者王缉思教授都不同意西进这个词语的使用。国外对于新丝绸之路构想的反应如此强烈也超出了之前的预计,也说明了在提出之时确实缺少相关的论证和严肃的讨论,有关部门有失责的嫌疑。
新丝绸之路的构想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在提出构想后,还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进行科学的论证才能有效推行下去,不然只会是拍脑袋决策。总人口超过30亿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任何领导人都不能轻视的庞大经济力量,一旦实现所规划的目标将改变欧亚大陆地区的经济地理,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丝绸之路经济带”配合上南北方向的战略通道建设将极大地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同时也会促进两条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巴基斯坦、阿富汗在内的地区多国都面临着阿富汗战争之后的重建工作,需要刺激来激活经济,而这些国家的内部不稳定也可以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就业率的提高而有所改善,从而避免阿富汗动乱对于中国的外溢效应。
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也是曲折的,因为新丝绸之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得不考虑许多深层次的问题,绝非是一厢情愿的事情。首先,如何统筹新丝绸之路构想和中俄关系就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在我们看来,新丝绸之路对于俄罗斯的发展也有利益,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天真的认为俄罗斯人和我们的想法一致,现在来看,对于新丝绸之路构想,俄罗斯人批评多于肯定。中亚地区是俄罗斯的后院,这是俄罗斯人的普遍认识,即便是美国能够在中亚地区驻军,但还没有能力深入至中亚的经济空间。新丝绸之路无疑要动摇俄罗斯对于中亚国家的经济控制能力,该如何向俄罗斯人做出解释是外交部门必须要做的是请,毕竟现在还不可能抛弃掉俄罗斯这个战略盟友。中俄关系在近十年时间的高潮是源于战略上的相互依靠,并非完全没有矛盾,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因为两国均认为有能力控制中俄关系。但是如果俄罗斯已经意识到对于其周边的影响力下降之时,也肯定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是合作的方式,这更是决定新丝绸之路生命力的关键。我们在制定对外政策时往往后忽视掉其他国家的诉求,而且一个多边的合作机制中,假如不能满足所有利益相关方的诉求,那么将永远不可能推行下去,那我们就要问了,新丝绸之路构想在调研之时有没有去考虑如何满足中亚国家的需求呢。以贸易为主要合作的领域的做法,在今日推行不下去,道理很简单,一是中亚国家购买力有限,二是这样的做法对于促进中亚国家经济的发展没有什么帮助。如果这样做的话,新丝绸之路计划将沦为中国输出过剩产能的工具,中亚国家看的很清楚,俄罗斯人也能看到这一点。近十年来,中国和外部世界经济依存提高并没有带来国家形象的太大改变,甚至有恶化的嫌疑,制造业的扩张很容易就将中国同历史上的贸易帝国做出对比。传统的思路在今天的条件下需要与时俱进,如果还在抱着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观念来做的话,实在是不学无术。
新丝绸之路绝不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复活,因为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贸易的做法也已经过时。然而也有另外一种批评意见,有的人认为过于照顾其他国家的利益诉求,在国内尚未发展的情况下,不应该将大量资源投资于其他国家的发展。道理也确实如此。国外的舆论是要求中国为其他国家发展做出贡献,履行大国的责任是基于中国已经崛起的观念。但是又是谁在我们正在发展的时期,却不断地鼓吹中国崛起的呢,还是需要好好反思自己才行。少说话,多做事。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5_88805.html
相关内容推荐:
上一篇:太阳像圆球、火球、汤圆、煎饼
下一篇:“记住乡愁”,中央文件也玩小清新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