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1 10:28:49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进入12月份以来,雾霾强势入侵,蔓延大半个中国,使多个城市空气重度污染。人们纷纷想出各种办法“抗霾”,室内空气净化器成为最近广受热捧的“神器”。然而市场上动辄几千元、上万元的空气净化器真有广告宣称的神奇效果吗?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净化器效果虚假宣传严重,亟待规范。(新华网 12月10日)
随着人们环保观念的不断深入,随着大半个中国陷入雾霾的困境所引发的“呼吸奢望”不断飙升,人们对清新空气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此时,市场的嗅觉往往比治理雾霾的动力更强,空气净化器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市场的卖点。在销售商的包装下,在公众渴望“自强不‘吸’”的强烈要求下,空气净化器更是成为了一些居民呼吸清新空气的“宠儿”。然而,标准不一,价格虚高、虚构功能等这些无形的品质,正在让渴望借助空气净化器的人们的愿望飘忽不定、“越飞越远”。
与雾霾这种无形有色有害的负作用相比,空气净化器俨然在耍着那双无形无色的“隐形翅膀”在市场上“任意飞翔”。倘若消费者幸运的话,确实能够买到价格合理、质量可靠、名副其实具有良好净化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倘若不走运,只能做一回“冤大头”。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净化器”的市场需求下,这样的概率,真的不应该由消费者来埋单。
理想归理想,现实就是现实。消费者对于空气净化器市场的现实虽有一定认识,但混乱纷繁的现实,消费者只能望器兴叹。因工艺、标准不一,价格上存在着虚高的现象,不仅侵害了消费者个人的财产权,也不利于空气净化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甚至有的空气净化器不但起不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还因产品质量低劣,严重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空气净化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负面作用,原因就在于国内缺乏统一的强制性行业标准,这就造成了空气净化器功能和效果的无形,作为消费者很难以常识加以判断。即便相关部门制定了空气净化器的标准,但由于是推荐性的,往往对空气净化器企业不具约束力,此种情况下,只能靠企业的道德自律,往往有些缘木求鱼、与虎谋皮的无奈和失望。
尽管我国空气净化器家庭拥有率不到1%,但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追求更有质量的生活必将增加对空气净化产品的需求,从客观上要求空气净化器市场的规范化发展。空气净化器不能成为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市场狂欢,而应成为供需双方的共同起舞。要实现这样的目的,一方面,既需要国家统一制定强制性的产品标准,严格市场准入,规范市场价格,加强质量监管,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的自律,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唯有如此,装上“有形翅膀”的空气净化器产业才可避免“朝阳产业”向“夕阳产业”的衰变,才能真的成为呵护公众自由呼吸的“天使”。
(文/张立)
相关内容推荐:
上一篇:武文英悲剧呼唤多元化社会救助
下一篇:行政官员任“河长”不值得鼓励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