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1 10:24:06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钓鱼岛问题深度发酵,衍生出东海防空识别区等问题。中国宣布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后,日本先是派军机飞入中国防空识别区,日本众院全体会议又于12月6日一致通过了一份决议,对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提出“抗议”并要求中方立刻撤销。中日两国的言论、行为都针锋相对,还有一些媒体开始讨论中日之间开战的问题。
事实上,以钓鱼岛为主线,人们可以看到中日关系的三种状态:搁置争议时期的合作型关系;现状被打破后双方开始呈现军备竞赛的特征,中日关系成为竞争型关系;未来,如果领土争端引发民众的集体非理性,中日之间会形成对抗型关系。
合作型关系。在“搁置争议”时期,中日关系虽受历史认识问题、台湾问题等的影响,但整体上看,经贸往来、人文交流都取得极大发展,双方在经贸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合作,双方友好感情得到培育。但随着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两国国民情绪悄然发生了变化。日本民众还不适应“中国强于日本”的事实,而中国民众则理所当然地认为中日关系已经回归到千年来“中强日弱”的常态。双方心态变化,决定了双方关系的变化。2010年,就出现了钓鱼岛撞船事件。在中国,一般认为日方对钓鱼岛的“国有化”是打破“搁置争议”的象征。
竞争型关系。搁置争议的现状被打破后,双方的合作减少,竞争增多。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服役下水后不久,日本新型“准航母”也于2013年8月正式下水,中日两国围绕航母的军备竞赛意味加重。钓鱼岛领土争端让中国人支持发展军事,日本也找到“强军的理由”,并扬言要建设“国防军”。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其军费增长的速度也很快,军事实力增长迅速。近年来,日本军费一直呈下降趋势,而明年的预算却要上升。这种针锋相对、相互竞争的军事发展值得高度警惕。历史上,战争的前哨都是军备竞赛。如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的二三十年时间中,中日两国争相发展海军,展开了长时间的军备竞赛。
对抗型关系。未来,如果领土争端问题继续发酵,引发民众的集体非理性,中日之间会形成更加可怕的对抗型关系。在历史上,日本侵略周边国家时期,日本国内民众就呈现集体非理性的疯狂状态。在“解救亚洲人民”的欺骗下,日本媒体对日军前线战况进行夸大报道,对日军罪恶则很少提及。在当时日本民众心中,“伪满洲国”是“五族共荣的王道乐土”,大批日本民众被动员前来“开拓”。疯狂的集体非理性值得高度警惕,不仅会伤害他国,也会伤害自己。
当然,上述三种关系无法分得很清楚,相互之间有交叉和重叠。当前,中日之间有合作,但比以前少了;军备等方面的竞争多了;对抗也在一定范围内初见端倪。在这种背景下,中日双方都有责任引导民众冷静、理性,避免集体非理性的对抗型关系的出现。
相关内容推荐:
上一篇:货币联盟助推东非经济发展
下一篇:中国方案 中国智慧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