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时事评论 > 生态系统被破坏是人类文明的黑暗

生态系统被破坏是人类文明的黑暗

2013-12-10 16:17:29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来源:中国网            2013-12-10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羁绊,树立“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地球的生态系统如果遭到巨大的破坏,人类的文明就可能进入黑暗时期。

  作者:穆光宗

  穆光宗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在全球化影响日趋深化的时代,文明的对话、尊重、和谐和共荣就成为最高层面的话题,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话题。

  当今的地球文明是文明冲突升级的世纪,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大行其道的世纪。全球文明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全球文明是各种区域文明的地理拼盘,其中有融合和借鉴,也有对峙和冲突。早在1988年,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教授率先提出“文化自觉”观点,这就是在学术思想界倍受尊重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这是文明发展的全球理想。然而,事实与理想反差很大,我们看到的是:地区性武力冲突频乃,生命价值一再失落。例如,如果一种弱势文明掌握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如石油),那就往往成为强势文明觊觎的对象和征服的对手。

  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的文明冲突从文明内部冲突扩张到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外部冲突,或者说强势文明和弱势文明的冲突,进入征服和掠夺的工业文明时代,一个在野蛮中生长文明、在殖民中扩张文明的时代。从洪荒年代走到武力拓展的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文明无法从根本上抹去“丛林法则”的野蛮和血腥。文明对话需要力量的均衡。力量悬殊的文明是无法对话的。

  人类的文明从性质上讲包括了两种,即霸道文明与和道文明。在霸道文明的价值体系中,崇尚的是军事力量,是拳头和大棒。战争是文明野蛮对话的具体表现。在和道文明的价值体系中,崇尚的是和合和互补。文化交流是文明诗意对话的具体形式。

  工业文明出现之后,人类的文明冲突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升级为人与自然的冲突。恩格斯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报告在制造业发达的南部中国重现。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抑制力量大大加强。其时,经济力量成为文明演进的主要推手。一直到20世纪60-70年代,人类的知识体系中才首次出现了“环境保护”的概念,有了《寂静的春天》的无奈,有了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的忠告,有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喊。

  全球化时代的地球文明更多是经济-文化-社会的多重冲击和渗透、冲突和交融、挑战和应对,全球化是历史的潮流,是人类文明重建和的重要机制。文化力量成为新文明演进的主要推手。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力量来促进文明的和谐和共同繁荣?首先是“自觉”,每一种文化和文明都有它自己的优长。其次是“尊重”。尊重每一种文明的生存法则和生命价值,因为这是地球文明生态的多样性所需要的。弱势文明需要的是强势文明的帮助,而不是干预,这是文明尊重的起码准则。再次是“互助”。人类的文明冲突和文明对话只有在“生态文明”道德伦理的指引下才能走向光辉的未来。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提倡生态整体主义的理念,创造真善美的现代生态文明体系。

  天地人和是文明的最高境界。天和、地和、人和的“天地人和”是最高的生态文明,也是人类不息的追求。人口与文明的关系若何?我对人口的朴素理解是:人口人口,一人一口,人决定口而决不是相反。可以以为——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是社会生存的基础,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是对人口在文明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的公理性认定。

  在中国文化先驱打通古今、纵横捭阖的宽广视野中,天、地、人是人类生存系统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它们之间存在着“和而不同”的关系,虽然在复合的生态系统中它们各有各的位置和作用,表现出自身的差异性和系统的多样性,但是只有“和谐”达成了多样性的统一。这就是我们对生态系统本来面貌的尊重。人口的繁衍和生息也呈现出一种生态的规律和秩序之美。

  在追求天地人和“生态大美”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生态文明的一条根本法则:“各重其重”,或者说天地人都有自己的生态自觉和生存努力,“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属于原始生态,但在文明生态中我们都要明白各自的“生态位”,天地人和,自重其重,其中人和是关键。

  多样性不仅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态风姿,而且是生态文明生生不息的根本动力。多样性是一个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天地之大德曰生,多样性是一件大好事,但多样性必然包含着差异性,事物总是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的差异构成矛盾的统一体而相辅相成,差异性同时潜伏着冲突和挑战,有差异就有竞争,如果差异性大到对立的程度就会爆发冲突甚至战争。自然的和谐可能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结果,社会文明的和谐也可以是“以文化之、和谐共荣”。文明的和谐正是对差异的尊重和对冲突的调和。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羁绊,树立“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当然,人乃天地之秀、万物之灵,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其“生态位”最高,但是人在天地之间而不是天地之外,受到天地的约束和局限。人类的生态自觉是指生态道德的自觉。人要清楚自己的位置和权重,要摆正自己的生态位,“各重其重”包含了“敬畏自然、感恩天地”的思想。地球的生态系统如果遭到巨大的破坏,人类的文明就可能进入黑暗时期。这就是为什么联合国要关心安全、发展、人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其实是相互关联的。“各重其重”的思想中包括了“自重其重”,就是尊重自己的领导者角色和地位并切实发挥好维护和建设生态系统的作用。

  最后,我想以早年登临泰山之巅时写下的两句诗作为结尾:“古今多少事,成于我之外”。“道德之我”是“谦虚之我”和“自强之我”的结合,人类既要培育生态自觉,也要进行生态建设,相辅相成,方成大业。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99_88399.html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admin)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