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9 09:46:01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院士要不要到一定年龄退休?这个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早在六年前,院士潘家铮就认为,当前院士称号已被异化,应该改革,使“院士”回归为一种学术荣誉称号,不要异化为一种可资利用的“学术贵族”。现在好了,有人带了一个头,开风气之先。他,就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秦伯益,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院长。2005年,在他75岁时,经中央军委批准,不再担任院士。迄今为止,全国两院院士中,获准退休的,仅秦伯益一人。
在中国,人人都要退休,到了一定年龄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要退休。退休既是中国公民的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院士不应当成为终生不退休的特殊公民。院士终身制背离了优胜劣汰原则,减弱了推动创新的竞争强度。年已八十高龄,如果还不把院士位置腾出来,对不少作出重大贡献而未评上院士的科学家来说,是一种不公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退,体现了进。院士退休,也是与时俱进。院士退休,是一种体制改革的进步,一种政治民主的进步,是一种顺应民意的进步,一种促进科学事业发展的进步。
在对待院士退休这件事上,有人把秦伯益看作是学术圈子里的“异类”。但是,秦伯益却不作如是观:“过去的教育要我们活一天干一天,老当益壮。我老早就否定这种价值观了。那是人才紧缺时的观念,现在年轻人都找不到工作,你老人家活到老干到老,年轻人干什么?”对名誉、利益、地位持如此豁达态度,真是极为难得。科学家是最讲究科学态度的,在个人进退、名利问题上,秦伯益的见解也是科学态度的体现。
已故两院院士王选曾在北大的一次著名演讲中坦陈:“我现在到了这个年龄,61岁,创造高峰已经过去,我55岁以上就没什么创造了。”所以,他认为,千万不要把院士看成当前的学术权威。“我们这些当选为院士的人,在当选之后实际上已无创新能力,也不再拥有最高学术水平。”这种态度,既有自知之明,又有知人之明。既然创造高峰已过,不如把位置让出来,不再挡道,让更多的后来者居上。秦伯益带了一个好头,我们希望这一行动能得到更多的高龄院士的响应,使之常态化,使之蔚然成风。
实际上,秦伯益退掉院士头衔后,并不是真的无所事事了,他还是“活到老干到老”。不过不是在院士的岗位上“干到老”,而是另有一种活法,另有一片新天地。他活得更潇洒、生活依然很充实:旅游、读书、写作、作学术报告,还自封“自由撰稿人”,经常在政府和民众之间做沟通,反映民众心声。朋友来看他,评介他两句话:“别人怕退休以后没事干,你是怕不退休干不完想干的事。”秦伯益声称自己“90岁以前主要是写作”。这不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另一种写照吗?
当然,对院士退休这件事,具体执行起来,似不宜一刀切。因为有些科学家是大器晚成的。到了七、八十岁,还有惊人的创造力。如达尔文、李时珍,都是在生命最后时刻取得了最辉煌的成就。晚年的达尔文,尽管体弱多病,但他仍以惊人的毅力,连续出版了《人类的由来》等多部著作。因此,院士退休,可以作出限制性规定,但对个别国宝级的院士,在执行时可以有一定弹性的空间。
相关内容推荐:
下一篇:实现伟大奋斗目标的基本遵循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