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3 16:36:25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招生办成“肥缺” 自主权变“特权”?
——从蔡荣生等人被查看高招“黑幕”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价格节节看涨 点招、补录、调专业成“重灾区”
高招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寻租。记者调查发现,自主招生、破格补录和调换专业日益成为高招腐败的三大“重灾区”,养肥了一批教育贪官,严重危害教育公平。
自主招生沦为“点招”通道。业内人士指出,高校试点自主招生的初衷是为了提高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让少数考分不够但某一方面拔尖的专才能够进入高校深造。但在政策具体执行中,有的异变成为权力和金钱交易的“点招”,成为一小部分特权群体专享的优惠。
东部某院校工作人员坦承:“‘点招’也是随行就市,由于今年点招指标下降,一个名额已经由去年二三十万元涨到了100万元。”一位211高校负责人则坦言,对于主管领导来的照顾某考生的“条子”,学校只能通过自主招生的途径将其录取。尤其是艺术及体育特长生领域的自主招生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成为有门路但成绩不好的考生入学新通道。
补录环节多为“暗箱操作”。一位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透露,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由于招生指标未完成、被录取考生放弃等原因,一些高校会通过补录完成招生计划。虽然补录也有最低分数限制,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够严,成为权钱交易的另一个重灾区。
需要补录“打点”的费用与学校知名度、专业选择挂钩。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方流芳指出,在一些学校,破格和补录占招生数的2%左右,但是在校级最低分数线公布之后进行的,没有公开申请程序,只能凭无从得知的“标准”圈点录取对象。
调换专业衍生成花钱“买”好专业。吉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于兴昌的众多受贿记录中,大部分皆与考试录取、调整专业有关,其第一笔受贿就来自于帮助一个学生调换专业收取了1万元钱。业内人士透露,调换专业早就涨价了,少则几万元,多则10余万元。
近年来,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时有发生。个别高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紧密配合”的腐败行为令人忧心。在今年新生开学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求高校将采取比对录取照片、电子档案、身份证、录取通知书等措施审核新生的入学资格,严防冒名顶替学生入学。
放开自主权要与责任匹配 透明公开是“良方”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随着高校招生自主权越来越大,腐败案件也时时曝出。内部指标不被公开,制度空间缺乏监管,保送加分暗箱操作,行政权力介入招生,且难受制约,焉有不出问题之理?”
调查发现,当前高校自主招生中,教育部门也要求做到公正公开,可没明确公开到何种程度。以自主招生为例,公示项目最多的省市只包括7项,考号、姓名、性别、科类等,这些信息公众根本无从监督,而最关键的学业成绩、笔试、面试评价等,反而不在公示其列,操作的空间由此滋生。
“根除高校招生环节的‘黑幕’,需‘猛药’医治,良方就是关键信息要公开。”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表示,对高校赋予更多自主权利的同时,更要对其相关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的运行机制。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伟萍认为,这是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有利于多元化的选才。但“放权”的同时,如何防止贪腐的发生,需要在操作中进一步规范。
“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的初衷是为了避免‘一考定终身’,但多元化选才的自主权要与责任相匹配。只有改革方案更完善,制度设计更严密,才能有效遏制权力寻租的空间。”王烽说。
相关内容推荐: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