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时事评论 > 五保"死一顶一"折射人性冰冷

五保"死一顶一"折射人性冰冷

2013-12-03 16:29:21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五保供养,是我国政府对于在农村生活的丧失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无具备扶养能力的法定抚养义务人的年老、残疾以及未满16周岁的困难人群,设立的一种救助扶养制度。而符合条件享受五保供养的人,就是“五保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五保供养的原则之一就是,应保尽保。(12月2日《中国广播网》)

  五保“死一顶一”,令人大迭眼镜。可是息县民政局还不肯承认。好吧,就按息县民政局说的来推理。但是,既然不存在“死一顶一”的现象,那么老金、老陈、老鲁、老夏都60多岁了,为何没有参加五保,而且还在“排队”呢?对此,县民政局又作何解释呢?

  进一步说,奇怪的是息县民政局农村低保五保中心主任夏永说,全县五保户的死亡率每年在两三百人左右,但在其出示的息县2011至2013年农村五保人数表中,三年来,全县五保总人数只有3人的差额!14个乡镇五保人数没有任何增减!显然,五保是不是“死一顶一”,在这里若隐若现。

  那么,中央的五保政策到了息县为何会走样呢?乡镇民政干部给出了答案:地方没钱,所以他不敢随便增加五保的名额,够条件的全乡80多个人,就没排上。显然,如果息县真的做到了“应保尽保”,一个乡又怎么可能有80多个人在“排队”呢?太荒诞了。

  难道县财政真的穷得连4000多人五保都养不起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落实五保政策看不到“政绩”,增加不了官员升迁的“筹码”,所以,地方政府缺少不打折扣落实五保政策的动力。同时,乡镇政府没有预算五保资金,只是做一下上报和转发五保金的工作;而村级集体没有经济收入,五保政策遭到了选择性执行,于是就有五保“死一顶一”的怪事发生。而且,“应保尽保”政策变成了“有条件”的“四保”,官员把手中的权力发挥到了极致。

  当然,真正的原因是人性太冰冷,于是对五保画一个圈,限定了五保总人数,财政按限定的总人数拨款,一旦超过了总人数,则不纳入五保范围。结果,民政部门由上而下分指标,乡镇只好按指标执行。而且,在息县,由于财政不安排“办理丧葬事宜”的资金,《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的“五保”变成了“四保”,“办理丧葬事宜”的开支由“顶”上来的五保承担。

  五保户是社会弱势群体,息县漠视大量五保不保的问题,推行“死一顶一”的吊诡政策,应该严厉问责,也是让相关官员以此向没有享受中央五保政策的五保户“谢罪”,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官员感到头上有压力,否则,每次只是“整改”了事,中央政策被打折的现象就屡禁不止,民众就会吃亏、受苦。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admin)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