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1 09:14:06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人性的两种财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应的的文化价值: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
物质财富是排他的,给予了他人自己就匮乏,物质财富是招惹嫉妒、极易挥霍和被抢夺的,中国有句古老至理名言——富不过三代。而精神财富是沟通人类友好关系的神圣使者,精神财富可以共享,给予他人而自己不仅不减少反而更加精神焕发,西方的宗教精神是如此,孔子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精神也是如此;一个人的物质财富随时有失去的危险,而精神财富是可以永远忠于个人的,是外力夺不去的!人类绝不会因为追求纯粹的精神财富而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
因此一个民族有精神信仰时,它就会有市场自组织的公共精神生活,因为忠于个人的精神信仰会彼此学习、交流、共享、强化。因此犹太人虽然几千年中没有祖国,但是民族精神的凝聚却丝毫未损。而中国虽然有五千年历史,但是随着精神信仰边缘化,中国文化越来越呈现物质性的一盘散沙。
精神财富是社会文化最大的正能量(当然前提是理性健康的真善美精神),它具有点石成金的神奇性!比如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浪子回头”,这些便是精神神奇的在点石成金。精神因为能够点石成金,精神的力量便令人震撼和取之不尽!精神的浩然正气,人们比喻之为精神原子弹。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鲜有精神财富,标志就是没有纯粹精神信仰。只有欣赏纯粹精神的的文化,才会在纯粹精神的滋润下渐渐的生长成有灵魂信仰的健全的生命。
什么是财富?认识财富是不是把精神信仰作为人性的首要的最基本的属性,是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
古希腊文化一开始就提出“人认识你自己”,到了公元前四百多年,苏格拉底认为人性的最大价值是“至善”,即绝对的“善”,这就和古希腊神话的多神论区别了开来。
荷马史诗多神论反映的是人性在物质欲望羁绊(如同基督教原罪)中精神多元的价值,因此“人认识自己”后,人的命运最终因为有罪及渺小而悲剧和宿命。那时候,巫师(祭司)因为传递神喻的职责而地位崇高。
到了苏格拉底时代,人认识自己的精神财富,走向了一神论,这种一神论把人引想真善美的崇高光明和永恒。古希腊神话中,因为价值的多元相对性,最杰出的英雄人物也是恋生厌死,阿克琉斯说他情愿活在世上当一个凡夫俗子甚至奴隶,而不愿在阴间当君王,但一神教的苏格拉底却在被世俗多神教不容的情况下,舍身赴义,从容愉快的去选择死亡,因为彼岸世界至善的神在召唤他。
到了基督教,更是把一神教上帝的真善美精神世界推向整个社会文化。
西方文化发展走向,认为真善美的精神财富是至高无上的,同时,人的本性是真善美精神财富和贪婪物质财富的统一体(上帝和动物的统一),西方文化物质财富也以人性贪得无厌的意志追求而茁壮的向前发展。
约两千年后,到了卢梭时代,西方物质财富文化和精神真善美文化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卢梭以《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一文,论证了物质属性的科学与艺术进展的最后结果是无益于人类,指出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会使人的精神道德堕落。到了马克思,提出以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方法来解决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平衡发展的问题,即医治人性的物化(异化)。
可以说,整个西方文化一直在思考人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和谐问题。
综上,因此文化价值判断不能简单以经济指标来衡量,更不能以物质财富数量的增减来衡量,比如认为西方国家最近二十年经济发展速度慢了,就认为西方文化开始没落了,世界文化中心开始东移了,这种认识是极端肤浅和荒唐。
中国文化是如何认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关系?
两千年前,管子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自古以来反复被中国文化引用,说明它对中国文化物质和精神关系的认识具有代表意义。
这句话把精神财富看作是依附于物质财富,今天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其实和这句古老的名言是一脉相承的。
那么有了物质财富是不是精神财富问题就迎刃而解呢?其实根本不是。孔子早就批评“为富不仁”,就说明物质的富裕和仁的精神不是等同关系,为了解决“为富不仁”,孔子指出“不患贫而患不均”。
注意:孔子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关系认识与管子是很大区别的,孔子进一步要求“安贫乐道”,这就近乎认为物质财富的匮乏和节俭是和仁的精神相通的,但是,中国文化发展并不是沿着孔子纯粹精神的理想状态,而且孔子又是圆通的,他的思想语言如同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女祭司皮蒂亚“神谕”,含糊不清,孔子又讲过很多追求物质财富的话(我的文章已有较多评论),孔子好像古希腊神话的多神论,多种价值的缠绕,使的孔子思想模棱两可的含糊不清。
只要纯粹精神信仰不坚定,社会文化必然会滑往人性原罪的物质贪婪方向。事实上,中国历史文化一直是在畸形的追求物质富裕的,这几乎是从古到今每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恭喜发财、飞黄腾达、功成名就、出人头地,从中国春秋战国知识分子的“士”,到两千年后的科举进士,到今天知识精英,这些物质名利价值一直是中国文化主流的普世价值。
极端追求物质财富名利的文化,必然会导致社会文化的物质的残酷竞争,这种竞争在中国历史上表现为农民起义,毛泽东借鉴马克思理论,把农民起义看作是阶级斗争。
但是中国的阶级斗争和其他民族文化的阶级斗争(马克思概念下)是根本有别的,中国的阶级斗争即农民起义是几千年一直循环往复的,是纯粹物质性的争夺,而其他民族文化的阶级斗争,除了物质争夺以为,还有更重要的纯粹精神文化原因,比如为了精神自由的斗争。其它民族文化的阶级斗争没有出现像中国文化千篇一律的围绕物质争夺而停滞不前、精神低端、思想僵化、循环往复的历史规律。
回到今天,中国文化要实现现代化,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代化?它是不是传统的仅仅反映中国文化的物质财富欲望?把吃饱喝足小康的生活作为头等的经济意义,即所谓经济建设为文化发展的中心?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要不要学习其他文化开辟纯粹精神的境界?如若要,它的地位有多高?它是否承认人性的精神属性首先是精神纯粹的自由独立?
毫无疑问,没有精神独立自由至高无上的文化,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将是残缺的避重就轻,将是精神萎缩可怜的,也就是:真正意义的中国文化现代化,必须去认识和建树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必须创造中国人的精神独立自由的乐园!必须抛弃陈腐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念咒。
十七岁的马克思说道:“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想一想,人的完美能够不包含人性的独立和自由吗?想一想,没有自由独立和丰富的精神世界,马克思会有这样伟大的精神志向吗?人类会产生马克思这样优秀的精神思想家吗?想一想,中国文化的中学为体背景下,能够产生马克思这样的思想人物吗?能够客观真实的认识马克思吗?
只有真善美的纯粹精神文化丰富了,中国人才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紧张的物质关系,中国人精神世界才能从狭窄的物质争夺中解放出来,当下,人与人之间紧张的物质关系不正是中国文化最大的危机吗?这种危机不是“中学为体”文化的本性决定的吗?这种物质紧张关系不就是和中国历史上残酷血腥的阶级斗争关系(紧张的压迫和被压迫)如出一辙吗?
相关内容推荐:
上一篇:三中全会打开中国转型大门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