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4 09:45:25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交通运输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核心问题,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会为该区域人文地理、自然环境、社会和经济体系带来巨大的正面效应。《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2—2013)》显示, 2012年中国与次区域五国的贸易总额达到了1318亿美元。其中中泰贸易同比增长7.7%;中越贸易同比增长25.4%;中缅贸易同比增长7.2%;中柬贸易同比增长17.0%;中老贸易同比增长32.8%。其他成员国间的贸易额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样的增长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互联互通的逐步实现是分不开的。
2012年3月,第一届亚太交通部长论坛在泰国曼谷举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成员国通过了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区域战略框架。该框架将建立起一个平稳、有效和协调的国际公路运输跨境系统。中国也已实施并正在继续实施的若干重要倡议,将有助于改善东南亚的互联互通状况。例如,2013年2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开通了连通玉溪、蒙自到越南河口的长达141千米的路线,提高了通往越南的运输能力。中国也正协助缅甸发展本国的公路和铁路连接,连接新加坡与中国昆明的泛亚铁路项目也有中国的参与。
目前,东南亚的亚洲公路网继续需要大量投资,合作前景依然广阔。截至2010年底,东南亚的亚洲公路路线中,处于三级公路标准以下、亟须升级的公路共有2087千米,约占整个亚洲公路网的9%。同时各国政府和铁路机构也已认识到,铁路项目的互联互通的进展同样需要加快。借助亚洲公路和泛亚铁路网这两个重要框架,东南亚各国可以调整各自的国家运输政策来发展地区运输基础设施,并把这两个框架整合成能进行安全、高效和可靠运输、更平均分配经济增长的好处并减少交通业环境影响的一个多式联运系统。
然而,目前东南亚的许多亚洲公路路线还没有对外国车辆开放,乘客和货物不得不在边境口岸换船。跨境的手续和程序十分复杂,文件和标准也没有彼此协调。出现这样的非物理性障碍的根本原因是,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开放陆地边界和国内公路用于国家间运输还只是一个新概念,与此相关的辅助系统尚未完善,各国政府需要在促进跨境运输方面扮演关键性角色。目前,东南亚国家已经开始重视采取交通便利化措施消除这些非物理性壁垒,包括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在内的发展伙伴也在对这些国家提供协助。
2010年10月28日举行的第十七届东盟峰会上,东盟成员国通过了《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其中提到了一些与运输有关的关键的互联互通要素:物理连接(包括交通)和体制性连接(包括地区运输协议和跨境程序)。2013年9月2日,在中国南宁举行的东盟—中国互联互通交通部长特别会议上发布的《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交通部长特别会议联合声明》成果丰硕,将为东盟与中国未来扩大在互联互通方面的合作铺平道路,预示着建设东盟—中国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目标。
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深陷经济衰退之时,东南亚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持续增长。随着各国商品和服务的贸易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对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的需求也持续上升。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前景光明,实现互联互通大有可为。
(作者为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交通司司长,本报驻泰国记者暨佩娟采访整理)
相关内容推荐:
下一篇:教会学生如何讲理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