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时事评论 > 记者节看"杨百万"读报

记者节看"杨百万"读报

2013-11-11 10:52:39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又一个中国记者节前夕,读到“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近况的报道,突然发现,这个大名鼎鼎的股民原来是靠新闻发了财。本名为杨怀定的他坦言,“很多人到今天都不知道,杨怀定当年为什么会变成‘杨百万’,其实是靠念报纸念出来的……”。据他自己说,初涉股市时,他每天读报,在报纸上反复研究股票交易的奥妙。为此,最多时他订了70多种报纸。而今天的杨百万已经不订报纸了,但还是读报,不过是用“阿派”(iPad)看报。他在iPad上每天看几十个权威网站,找各种经济、政治新闻,加上看电视新闻,每天四五个小时,并进行深度分析。

  身为报人,读了杨百万的“读报史”,不由感慨良多。从他的读报经历来看,报纸或曰新闻可谓是他的一个“生财之道”。没有报纸上的那么多信息和知识,他可能不会“开窍”得那么快,投资的能力也不会那么强。可见,报纸在民众生活中的作用之大,也可见读者对报纸、对新闻的信任和依赖。就这一点而言,足以令新闻人欣慰与自豪。

  但是,当年最多时一个人订阅70多种报纸的杨百万,如今不订报纸了,这个落差实在太大。可以说,这正是折射报业式微的一个“缩影”,怪不得这些年报纸的发行量急剧下降,收入也随之大幅减少,不少报纸已陷入困境,岌岌可危。读者就是“衣食父母”啊,订户流失,报纸何以为继?

  不过,不订报,并不意味着不读报。杨百万现在只是不读纸质报,而是通过新型介质在读报。每天在iPad上浏览几十个权威网站,读各种经济、政治新闻,而这些新闻的来源,无疑主要还是报纸。因此,这不就是以另一种方式在读报么?可见,人们“怠慢”的只是媒体的一种形式,而并没有抛弃报纸的内核,新闻仍在生活中须臾不可离。

  于是,便自然联想到新闻记者的理想与责任。无论新闻的介质如何变革更新、升级换代,新闻工作总是一个具有专业性的事业,依然需要职业的新闻人。正因如此,新闻人的理想抱负、职业伦理、专业能力,不仅不可或缺,反而需要强化。尤其是新闻工作的边界切不可逾越,底线绝不能突破。且以杨百万读报为例,他需要的肯定是真实的、靠谱的新闻,要是他经常读到虚假不实的信息,不仅会误导他对形势的判断、市场的分析,而且必然让他生气、郁闷、厌恶、憎恨,新闻还有什么公信力可言?因而,新闻人必须竭尽全力守护新闻的生命——真实。

  与此同时,新闻人的心中务必要有人民,将“群众观”渗入每一次采访、每一篇稿子、每一块版面、每一个节目。67年前的一份中共党报《大众日报》,曾对“为群众办报”的方针做过探讨,提出7个问题反省自己的办报实践,其中有几条特别有的放矢,如是不是以较大篇幅反映群众的呼声疾苦与要求,解答群众疑问?是否一切从群众与实际的需要出发,群众需要什么就多报道什么,而不是单纯“从上级的政治任务出发”?一切稿件是否走群众路线,是否是采取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稿件的语言文字是否为群众喜闻乐道,是否为群众所能看得懂?……假如将前辈们当年的这些“考题”拷问当下的新闻人,我们能获几分?纪念新中国的第14个记者节之际,以此扪心自问,强化“真实是生命”“人民在心中”的意识,不无现实意义。

↓↓↓↓2019年省公务员考试相关产品推荐↓↓↓↓
2019省考面授课程
课程进入
2019省考在线课程
课程进入
2019省考备考用书
优惠进入
2019省考免费资料
领取进入

相关内容推荐

图书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