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时事评论 > 振兴文化产业的财政思考

振兴文化产业的财政思考

2013-09-18 14:32:47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党的十八大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新的起点上,财政工作要顺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准确把握文化产业振兴进程中财政工作的历史方位,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开创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深化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

  财政政策是公共政策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财政工作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性地开展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既是党和人民在新形势下对财政工作的更高期望,也是财政战线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社会文明进步的全新领域和重要机遇。

  一是要把握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文化生产力是文化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当今时代,文化生产力体现于社会化生产的各个环节,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面,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也是国家竞争力的衡量尺度。文化企业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经过近些年的文化体制改革,我国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企业的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等方面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依然较低,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仍旧不足,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市场机制应有的积极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在此背景下,财政政策的实施,不应单纯停留于解决文化企业资金需求的层面。从微观上讲,要依托财政资金的介入,帮助文化企业优化管理、防范风险,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文化创新力。从宏观上看,要依托财政资金投向与节奏,引导文化资源的流向、流量、流速与流程,从而在更大范畴、更深层次上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优化文化产业产权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打通整个文化产业投、研、产、销的渠道,实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技术与内容相互促进,进而实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核心目标。

  二是要认识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价值。财政工作是实现党的宗旨的重要载体,是谋求人民利益的有效工具。在财政工作中践行党的宗旨,就要敏锐把握群众需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始终。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000美元,人均文化消费水平却只有发达国家的1/4。文化供给的战略性短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了尖锐矛盾,也为西方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产品入侵打开了缺口。以财政政策为推手,在支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为广大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就把握住了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把党的宗旨转化为群众得到实惠的实际行动,使群众由拥护党和政府的工作进而拥护党的领导。因此,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是完善公共财政职能、提升公共财政服务水平的良好契机,也是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着力点。

  三是要厘清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要把握关键点、找准切入点。要立足于资产管理等基础性环节,在此基础上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杠杆,培育市场主体,优化市场环境,发展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有效对接,推动文化企业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从而使有限的财政资源发挥巨大的示范作用和乘数效应,促进文化产业的全面振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做大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蛋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拓展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外延

  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不能停留于传统服务领域,而应进一步拓展视野,向纵深推进,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支持体系。

  支持文化产业业态拓展。业态创新常常对行业发展具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影响。文化产业是科技应用最广泛、科技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业态创新具有决定性意义。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进步,文化生产边界不断扩张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应适时调整支持方向,深入挖掘后发优势行业的发展潜力,依托文化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裂变与交融,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要大力支持对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影响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综合运用成果奖励、费用补助、股权投资、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文化科技创新,建立起以文化企业为主体、文化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支持文化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图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等传统传播手段,创新文化生产方式,丰富文化表现形式,推动传统文化行业转型升级。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培养一批掌握现代传媒技术、具有艺术创造力的文化科技专门人才,一批熟悉文化发展规律、具备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企业家,推动文化产业成为人才高地。

  支持文化产业区域拓展。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相一致,文化产业在不同地区的起步、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但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运作却相对滞后。在西方文化产品和我国东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双重冲击下,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要实现全面振兴依然要突破多重障碍。在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的过程中,财政政策应体现对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关注,相关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要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支持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引进发达地区优秀人才到西部地区建功立业,健全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支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文化产业项目开发,促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文化产业项目孵化等等。总之,要通过杠杆撬动和示范激励,带动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各族人民共享文化繁荣发展成果。

  支持文化产业国际拓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文化走出去主要依托政府直接组织,较少关注产业驱动;主要注重产品输出,较少关注资本输出。事实证明,海外投资是推动文化输出、构建强大外层文化力量的有力途径,是文化走出去的高级形态。当前,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从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本两个维度,全面提升我国文化走出去水平。一方面,要提高文化产品的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文化资源的财富转化能力,推动文化制造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培育民族文化品牌,让更多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国际表达的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文化资本走出去,依托跨国直接投资、跨国并购等途径,推动文化资本输出,提高海外经营能力,通过产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双轮驱动,建立起与我国政治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国际文化影响力,引导国际舆论议程设置,彰显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世界性价值。

  总之,要不断延伸财政服务领域,发挥财政政策功能,推动文化产业优化空间布局、挖掘产业潜能,构建境内市场与境外市场共同推进、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协调发展、传统产业与新兴业态相互促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三、创新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形式

  创新是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财政服务提高针对性、增强有效性的客观需要。要结合文化发展规律与财政工作规律,创建一系列与文化产业发展特征相适应的财政支持模式,依托财政创新保障文化产业的体制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的主体创新、引导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实现文化创新与财政创新相互交融,协同发展。

  推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创新。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是新形势下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客观要求,对于巩固文化体制改革成果、促进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原则,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坚持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明确出资人职责,理顺各方面关系,推动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宣传文化工作特点相协调的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要积极创新出资人管理方式,探索建立“国有文化资产出资人——集团公司或资产运营公司——国有文化企业”三层资产管理体系,分级行使所有权管理,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提高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科学化水平。

  实现财政资金投入模式创新。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不同于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能大包大揽、全面覆盖,而要注重引导、以点带面,通过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效应,达到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可探索文化企业融资的财政担保模式,除了注资设立担保公司、提供贷款贴息等传统支持手段外,探索为文化企业集合信托融资产品提供增信支持等与现代金融工具相结合的财政担保模式,实现财政资金的市场化运作。可探索文化企业股权投资的财政引导机制,在注资引导设立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的同时,采用股权投资跟投的模式,按股权投资机构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提供配套投资,从而增强投资机构的投资信心。可引入基金化的运作模式,建立公众申请、专家评审、公开透明的管理体系,形成面向群众、面向一线的文化创新创造扶持机制,开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生动活泼的文化发展局面。

  探索税收政策扶持体系创新。在落实文化体制改革税收优惠政策延续、做好“营改增”试点中文化企业税收政策衔接的同时,针对文化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关键环节,创新扶持形式,加大扶持力度。研究制定文化企业并购重组的税收优惠政策,探索跨区域重组后地区间财税利益共享模式,增强文化企业并购重组的内在动力。探索促进文化企业“走出去”的税收扶持政策,包括所得税减免等直接优惠手段,以及投资抵免、延期纳税等间接优惠措施,不断提升文化企业的海外拓展能力。

  (作者: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2019年省公务员考试相关产品推荐↓↓↓↓
2019省考面授课程
课程进入
2019省考在线课程
课程进入
2019省考备考用书
优惠进入
2019省考免费资料
领取进入

相关内容推荐

图书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