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8 09:44:07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热点1】持续改善民生 给群众稳稳的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兜住民生底线。”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把持续改善民生作为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的一年,我们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努力实现经济稳、人心稳、大局稳,给群众稳稳的幸福。
【热点2】释放人口城镇化巨大消费潜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仍处在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人口城镇化蕴藏着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城镇化进程与消费结构升级相互融合的特点突出。把握人口城镇化发展趋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从一定意义来看,消费结构升级与人口城镇化进程息息相关。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大众消费时代,大都伴随人口大规模向城镇集聚。尤其是进入中高收入阶段,人口城镇化在引领消费升级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相比农村居民更为超前,城镇居民在物质型消费饱和后,逐步成为引领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信息、旅游等服务型消费需求增长的主力军。尤其是服务型消费快速增长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相融合,并由此催生服务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热点3】让科学家精神照亮创新路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力量源泉。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从科技救国、科技兴国到科技强国,以科学家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孕育形成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家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热点4】立艺必须先要立德
古语有云:“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不只是个人私事,文艺行风的好坏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这是所有文艺工作者应有的态度和做法。中宣部此前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对违法失德艺人的惩处,禁止劣迹艺人转移阵地复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明确“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对违法失德明星艺人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全网统一标准,严防违法失德明星艺人转移阵地、“曲线复出”。
【热点5】推动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实施,学生的负担普遍减轻了。不过,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丰富优质教育资源,更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仍然是一个有待破解的课题。教育得法,贵在因材施教。对于广大中学教师来说,这也是一个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契机。当然,想达到预期效果,还得防止开放型在线辅导演变为变相补课。首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自主性。无论学有余力,还是进度滞后,加入在线辅导的前提是学生有课外“充电”的意愿,而不是基于家长的期待或学校的安排。其次,要明确在线辅导的定位,它是培养学生发展适应未来开放式学习环境的新型学习方式,确有需求时也要科学使用平台提供的服务。同时,教师也要协调好课堂主责与课外辅导之间的主次关系,不能因为参与在线辅导弱化或影响校内教学质量。
【热点6】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目标任务是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格局基本形成,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
【热点7】信任科学,更要提升科学素养
“中国有97%的人信任科学,在受访的17个国家中拥有最高的科学信任度。”一份最新发布的科学现状指数年度调查报告显示,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民众对科学的信任度超过大多数国家的民众。对此,很多人深感自豪,也有人尚存疑惑,认为这难以解释社会新闻中不时出现的养生App忽悠和伪科学诈骗。这就提醒我们,不仅要信任科学,更要提升科学素养。科学技术带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当代中国人崇尚科学信任科学的取向。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让民众更加信任科学。当然,也必须看到,信任科学、崇尚科学并不等于大众自动具备了足够的科学素养。解决这个问题,根本途径还是要不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形成讲科学、学科学、信科学、用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在依法严厉打击伪科学诈骗的同时,重点提高老年人群体的科学素养和信息分辨能力,努力跨越“数字鸿沟”。
【热点8】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
2021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先后发布《关于完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的决定》《关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的公告》,进一步完善市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拉开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序幕,推动执法力量下沉,执法主体及执法范围都将发生变化。行政执法权下放,聚焦社会焦点、百姓痛点、基层难点,依法明确了街道的执法主体地位,是在进一步为街道“赋权、下沉、增效”,有助于街道解决以往“看得见的管不了”的难点问题。
【热点9】加强数据安全法治化建设
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施行,数据安全步入法治化轨道。该部法律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立法目标,聚焦数据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确立了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建立了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数据安全审查等基本制度,并明确了相关主体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这是我国首部数据安全领域的基础性立法。数据安全法为公安机关全链条打击、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倒卖个人数据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将更加有利于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全方位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热点10】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也明确了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阶段目标。前不久,教育部制定发布《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对“十四五”时期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相关内容推荐:
贴心考公客服
贴心专属客服
上一篇:2022省考申论命题人眼中的作文
报名条件?
岗位选择?
笔试科目?
面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