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9 15:33:42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福建分院
马上一年一度的省考又要来临了,不知道各位同学们备考的怎么样了呢?对于行测的各类题型是否都能快速、准确的解题呢?肯定还有一部分同学对于一些题型的解题方法解题、解题技巧还不够熟练的,所以今天我们就针对其中判断推理种的一类题型——真假推理,来谈谈真假推理的一些常见错误我们该如何避免。
常犯错误一:不会识别题干中的矛盾关系。对于真假推理题目而言,大多数题目都是需要我们通过题干中的矛盾关系来进行解题,而这就需要同学对于一些常见的矛盾关系非常熟悉,这里我们给同学总结一下常见的矛盾关系。(1)A是B与A不是B(2)所有的A是B与有的A不是B(3)所有的A不是B与有的A是B(4)A且B与–A或-B(5)A或B与-A且-B(6)A→B与A且-B
记住这些矛盾关系后,我们就可以利用矛盾关系的特性,来判断其余命题的真假性质,从而达到一个解题的目的。但是在一些题目中,矛盾命题可以转变为一些同义替换的语句,也需要我们同学具备一个火眼金睛。例如:期末考试过后,四位老师对六年级(1)班的英语课成绩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学生都没有及格的。
乙:英语课代表王萌萌没有及格。
丙:学生并不是都没有及格。
丁:有的学生没有及格。
如果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那么判断属实的是: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这道题我们需要去注意一下学生丙说的话“学生并不是都没有及格”意思就为“有的学生及格了”,故学生丙和学生甲的对话为一组矛盾命题,所以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可知:乙和丁说的是假话。根据乙的话为假可知:王萌萌是及格的,由此可知甲说:“所有同学都没及格”是一句假话,则丙的话为真话,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可知:乙和丁说的是假话,根据乙的话为假可知:王萌萌是及格的,由此可知甲说:“所有同学都没及格”是一句假话,则丙的话为真话。因此,我们选择C选项。常犯错误二:不会利用假命题解题很多同学为什么真假推理题会做错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对题干信息的利用不全,主要就体现在对于一些假命题上不懂得利用矛盾关系来解题,如我们看一道例子。国家统计局到某单位开展反腐倡廉公众满意度调查,该单位包括局长在内共有373名员工。有关这373名员工,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1)有人满意;(2)有人不满意;(3)局长不满意。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为真的是:
A.373名员工都满意
B.373名员工都不满意
C.有1名员工不满意
D.无法确定该单位满意人这道题,(1)和(2)是一组下反对关系,我们知道“两个有的,必有一假”,故(3)“局长不满意”为假,进而可以得出(1)“有人满意“为真。很多同学推到这一步就没有继续往下推理了,又根据”有人“是一个不确定的范围所以就直接选择D项,这样做肯定是不对的。因为在这里我们还有一个题干信息没有运用上,便是(2)这句假命题。我们知道矛盾的特性是必然存在一真一假,故(2)的矛盾命题”所有人都满意“为真,所以答案应为A。通过这道题目,想向同学们强调一点内容:。以上呢,就是我们今天对于真假推理中同学们常犯的错误的小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课有所帮助。
相关内容推荐:
贴心考公客服
贴心专属客服
报名条件?
岗位选择?
笔试科目?
面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