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5 09:52:40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河南分院
很多学员在初步了解结构化面试后,就试图用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发言形式来回答问题,总觉得这样的形式才是“官方”想要的效果。但对于这种方式总是把握不好,死记硬背几段套话,磕磕绊绊说下来自己也不知所云,再看看旁边的“考官”,早就思想抛锚了。学员自己也很委屈,我这种形式不好吗?咱考的是政府部门、机关单位,我“官方”一点不是更能 赢得考官的好感吗?这种想法本身是没有错的,只是对于我们大部分的学员来说不够适用。
套话是很好听,也很高大上,但是想要把它说好,没有长时间的锻炼是不行的,我们很多考生是从距离考试还有一个月左右才开始学习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转换自己的发言方式是极难的,那么这种情况要怎么办呢?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建议同学们用生动的语言,也就是自己的理解加上适当的“规范字眼”来作为自己的回答形式,具体怎么应用呢?
1、找准问题矛盾,将自己带入情景。例:单位与你关系很好的同事有急事请求你帮忙,正在处理的过程中,领导看到了,批评你不务正业,只爱做一些抛头露面的事情,你怎么办?在遇到这种矛盾的时候,先不管其他矛盾怎么处理,大家应该会习惯性地认为这事儿不能帮了对不对?但是如果把自身置于此情此景之中,面对一个对你有帮助的同事,你真的能冷酷地拒绝给他帮忙吗?肯定不会吧。所以我们可以人性化地来上一句“说明情况后,向该同事表达歉意,并解释会在下班后帮他加班加点地完成”,是不是更符合我们自身的行事逻辑?
2、合理使用过渡句,使整个答题过程“丝滑”。有很多学员在面对现象认知题时,不会连接分析与对策,一般会用:“我会用以下几点对策”、“我认为可以有以下处理”或者“我认为可以这样做”作为连接话术,导致话说下来好像变成了一道规划处理题,事实上过渡句也是需要大家去用自己的理解去选择。例:对于“课后延时服务”,你怎么看?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是双减政策下的一个具体措施,其本意是为家长、为学生提供便利,但是据我们媒体反映,课后延时服务存在着很多争议,比如老师会在延时课堂讲解学科内容,换种形式继续加压;学生对延长在校时间产生厌倦,打击学习积极性;老师认为课后延时服务加重了工作负担,从而消极怠工。种种此类都显示出课后延时服务还存在需要去改进的地方,因此,为了能使课后延时服务真正成为解决家长困扰、协助教育改革的良策,我们还需要多方面改进:比如①……;②……;③……。这样顺着自己的理解引下来,够不够“丝滑”?
3、转化过于“官方”的词语。咱们学员很是依赖一些官话口头语,最典型的就是“进行”,“进行一个、进行着手、进行就业、进行解答”等等,听起来是不是很生硬还很熟悉?有时候过于紧张的气氛是会把人的思维固化,但我们必须得意识到考官也是人,他们也想听生动的语言,把“对老人进行一个劝说”改为“劝说老人”;把“对活动进行一个组织”改为“组织此次活动”是不是就生动很多?另外,真正需要我们改为官方语言的也有,比如把“我感觉”、“我觉得”转化为“我认为”是不是就正式很多,把“看看之后的发展情况”改为“关注后续动态”是不是也会好很多?
总之,结构化面试本质上还是面试,我们要与考官沟通、交流,以期让考官通过对你的综合考量来判断你是否符合“公职人员”的选拔标准,而对于结构化面试,我们的表现手段重点依赖于语言,所以,生动的表达是重中之重。看完之后是不是对自己的表达有了新的思考,那就赶快实践下吧!
相关内容推荐:
贴心考公客服
贴心专属客服
报名条件?
岗位选择?
笔试科目?
面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