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3 14:40:26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广东分院
概括归纳能力是申论备考中一个非常基本的能力,当然概括归纳题型是我们申论考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解读“概括”的定义简单来讲就是是化繁为简的过程,然而在申论题目的做题过程中到底如何实现化繁为简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
第一步,审题。审题分分三个部分,第一确定我们的任务是概括什么要素,是几个任务。第二审题干的要求,是让我们写多少字,不要超字数,超过是会扣分的。第三我们还要去关注题干或者要求是否出现了“总结”,“归纳”这样的字眼,当出现这些字眼的时候,同学们就需要在答案的呈现上要注意是否需要总分结构了。
第二步,题目审清楚之后,我们要带着任务去梳理材料,寻找题干要求我们的找的要素。
在材料的梳理过程中,我们一般常用的方法有三个。
第一方法是“三删”。首先删掉无关信息,比如题中让我们找问题,第一段只说了成绩,那我们就可以直接忽略第一段,往下看。其次删多余,多余的信息一般是用于形容或者修饰我们所需要素的一些句子或短语,比如“小明总是在考试和学习过程中粗心大意”,其实我只是想表达“粗心大意”,至于其中的修饰词,可以删掉。最后,我们要删掉过于具体的案例,因为一般事例都是为了论证材料所呈现的观点而存在的,所以对于我们要呈现的答案,属于没有用的信息。尤其在字数要求比较苛刻的情况下,大家更要学会抓大放小。
第二个方法是“截词”,这里的截词指的是高频词。当材料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大家要去留意一下这些高频词是不是我们要找的答案。比如题干让我们概括“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在材料中“人才短缺”、“高精尖人才缺乏”、“人才参差不齐”这样的表述反复出现,那么这些人才的问题就是我们制造业创新中的问题了。
以上两个方法几乎都是用的材料原词,然而有些时候我们是我们不能直接用材料的原词的。那么就要引出我们的第三个方法了。
第三个方法是“一改”。到底什么时候需要改呢,一是,当材料的表述非常具体,比如“桌子上有苹果、香蕉、梨等”这样的表述,我们就需要进一步的改写了,我们会改成“桌子上有各种水果”这样精炼的表达以揭示材料本质的目的。二是,一些材料表述非常不规范情况下,我们也需要改,比如题干让我们概括村民的变化,材料的原文表述是“腰包里有了钱,心气足了”,我们会改成“村民收入提高,更有信心”这样更加规范的表达,这些材料多出现在省考中的乡镇材料,或者国考中的地市材料。
第三步,对于已经我们从材料中的筛选出来这些信息,分条列点的去表达出来。一来会让我们的答案满足题干“条理清晰”这样的表达,二来也可以让阅卷人的采分更加方便。
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的将概括归纳题型、综合分析题型、解决问题题型、应用文写作、议论文等所有的答题方法融会贯通,从而在申论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相关内容推荐:
贴心考公客服
贴心专属客服
报名条件?
岗位选择?
笔试科目?
面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