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0 17:25:32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云南分院
《言语》这个模块的本质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理解的一个科目。从今年的国考试题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言语题偏重对文字的语义理解,很多所谓的“秒杀”技巧失灵了。这就反映出了言语在命题的方向上有了微妙的变化——更加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
在前些年的试题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大量的技巧快速的选出正确的选项,但今年的国考试题大部分都要建立在理解文段意思的基础上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虽然言语考试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但也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学习。因为每种题型的答题思路,答题方法是不会变的。只有把言语的知识体系掌握清楚,才能进一步提高。知识点是基础,是具体的,有形的,而能力是抽象的,是建立在有形知识点的基础上才能提高的一种素质。假如你连五种关联词都没搞清楚,对行文结构一知半解,那何谈对文段的理解?所以,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是辩证的关系。
要想玩转《言语》这个模块,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提升,这也是言语的灵魂与核心。很多小伙伴都能运用知识点快速的找到主旨句,但是对主旨句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彻,所以选错的概率很大。或者,主旨句容易理解,但在同义替换的过程中找不准正确选项。再比如,很多小伙伴能利用标志词能定位出排序题的首句,但从整个文段的行文逻辑看,其实不适合首句。这就是机械运用知识点,生搬硬套,不理解语义的后果。当然,能力的提升与知识的掌握不是一个维度,言语的知识点一般比较简单,在课堂中就能吸收与内化。但是想要运用知识点来读懂文段,理解透彻,绝非一朝一夕。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不断的积累不断的练习。所以,小伙伴们在考备初期做试题时一定要戒骄戒躁,慢一点不可怕,力争把每一句读懂,每一段读清。言语的题源一般来源于类似《人民日报》《求是杂志》《新闻报道》这些官方杂志与媒体,里面的文体更契合言语的文体风格,所以在平时多看书,多读报,对准备公考百益而无一害。从这些文章中,你不但提升了对类似文体的语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也会逐渐提高,而且还能积累大量的时事常识与素材。现在考试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测查,所以学科之间也有交叉融合的部分,对于文科性质的《言语》《常识》《申论》《判断》内部的知识逻辑也有一定的重合与交叉。
【例题】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调整利益分配方式,必然触动既有利益格局,削弱一部分人获取利益的权利和机会。这就难免使深化改革举措引起反弹,产生阻力。然而,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绕不开、躲不过,必须以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勇气勇往直前。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
B.既得利益者是阻碍改革的重要因素
C.改革的本质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D.深化改革就要去触动利益
【答案】D
【解析】在这道题中,学员通过基础知识能快速准确的找到主旨句“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绕不开、躲不过,必须以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勇气勇往直前。但是在同义替换中就会容易出现错误。不理解四个选项中哪个选项讲的是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勇气勇往直前。这是理解力与应知必会的常识储备不足导致的。如果考生知道触动利益在改革中就是一块硬骨头,动别人的利益也是一种勇气,那这道题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相关内容推荐:
报名条件?
岗位选择?
笔试科目?
面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