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2 11:09:16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广东分院
解决问题这类题目在近些年的国考以及省考当中,频率有所提高,考察愈发灵活,在作答内容上更加要求考生具备工作事务能力,这一点在广东省考乡镇岗 试卷 上体现地尤为明显。近来,华图老师也发现了同学们容易在解决问题类题型中犯一些共性错误,今天就和大家梳理一下解决问题常见的答题误区,希望在之后备考过程中,大家能自查自省,避免雷区失分。
常见误区一:对策不具体,举措难落地。 比如2019年云南乡镇卷曾考过“请概括P县农家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大家都能找到“交通条件差”这一问题,但是有的同学提出建议时就只写“改善交通条件”,那么究竟如何改善?是增加公交路线还是修整路面呢?如果需要增设公交路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是否需要调研了解热门线路,优先进行布局,体现出“好刚使在刀刃上”的工作思路呢?大家一对比辨别就会发现,仅仅写“改善交通条件”,交通条件是无法真正落地改善的,这样的答案自然也难得高分。
常见误区二:脱离材料提出的问题,对策缺乏针对性。 比如材料中写的是,A辖区内的居民善于发现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强的建言献策的意愿,但是他们反馈无门,请提出建议。那么此时,我们针对的问题,应当是居民反馈无门,相应的措施就应该是畅通居民关于社区治理的反馈和参与渠道, 再 比如定期开展“社区议事会”,邀请群众建言献策。但是有的同学就会无视问题,大谈特谈“如何激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使之参与到社区治理,提高社区自治水平”,那么这就与实际需要解决的反馈渠道不畅通问题缺乏关联,建议的针对性不强。
常见误区三:忽视各种限制条件,对策脱离实际,不具备可行性。 比如,面对古民居保护缺乏修缮资金的问题,有的同学可能第一时间就会写“相关部门需要加大财政投入”,但是如2019年广西联考A卷材料所示,《文物法》第二十一条,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文物部门负责报批程序和给予技术指导,从中可见,文物部门不负责出资修缮保养,该题资金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法是引入社会资本。常见的限制 条件主要包括:规范(法律、道德准则、社会习俗等)、资源(人才、资金、设备、硬件设施、信息等)、技术(科学技术、营销技术等)、身份,同学们在书写对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条件,否则可能写出的答案是无效的。
常见误区四:针对突发事件,对策未考虑到“轻重缓急”。 在多数的解决问题类题目中,做法是并列的关系,不存在逻辑上的先后次序,或者说逻辑顺序不强,因此大家在作答时可以不对做法进行排序,只需要写全、写具体即可。但是针对一些突发事件,比如群众冲突、舆论情况爆发等突发紧急事件,我们处理问题必须有章法,第一时间要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控制事态,随后才是反省、防止同类事件的发生,这时大家就会 发现对策 的顺序有讲究了。比如材料同时涉及到群众及时的生命安全和制度不完善两方面的问题,我们在作答上一定是优先写当下就可以见效并避免事态升级的,如及时送医治疗、做好群众情绪安抚避免矛盾升级造成踩踏、械斗等恶劣后果。随后才是针对制度进行完善,因为制度的设计和落地都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潜移默化,长期推进,相对来说紧急度没有眼前正发生的突发事件高。
相关内容推荐:
贴心考公客服
贴心专属客服
报名条件?
岗位选择?
笔试科目?
面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