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8 12:17:56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河北分院
论证这类题目是公考中的一大难点,占据了逻辑判断部分的半壁江山,攻克论证意味着攻克逻辑判断。因此,此类题目至关重要。论证题目 按照论点的结构,我们将论证分为因果类论证和非因果类论证。 而不同类型的论证对应不同的加强、 削弱方法。了解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快速识别正确选项。 而其中因果类型的加强论证中, 有一种 “别无他因” 加强方法 比 较好辨认, 华图教育将就这一问题进行阐释,为考生进行指导。
回顾因果类题干特征,往往通过两组实验对象或两种相反的情况作对比, 从而得出一个原因导致结果的结论。
既然是实验 , 如果 有其他因素进行干扰 ,结果可能就不准确了 。 而 “别无他因”就是将这种 “ 可能 产生干扰的因素 ”给排除掉, 即没有其它的因素导致结果 , 只是因为论点中的原因有效才导致结论的出现,强调了论点原因导致结果产生的唯一性 。
例 1: 有一项对500名25~35岁女性进行的科学实验,装置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实验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第二组实验者没服用阿司匹林。结果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比不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出现皱纹要晚,而且皮肤光滑柔嫩。这一实验表明,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药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
A.两组被实验者的人数相等
B.两组被实验者的眼角皮肤实验前是相当的
C.第一组被实验者服用的阿司匹林的量较大
D.阿司匹林是人工合成的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药物。
论据:通过两组对比试验,结果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比不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出现皱纹要晚,而且皮肤光滑柔嫩。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实验前的实验人数是否相等与实验目的无必然联系,不影响该实验的结论,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 别无他因 。该项说明两组实验样本皮肤状态在实验前基本一致,排除了皮肤原本状态好坏的干扰因素, 强调就是阿司匹林导致皱纹出现晚 ,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该实验要对比的是服用与不服用的差别,并不是用量大小的差别,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该实验的目的在于证明阿司匹林能防皱、保青春,与该药物是否是人工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 B选项。
“别无他因”类型的选项经常呈现出的描述方式为:“实验过程中,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或者“实验之前,两组对象没有差异”。当在选项中看到类似描述时,即为“别无他因”类选项,那么这种选项作为正确选项的概率非常高。
除了这一方法 , 希望 各位 考生也要多多学习其他的 加强和 削弱 方法 ,并且 通过大量练习 熟悉 选项中的呈现形式, 从而 快速识别答案。
相关内容推荐:
报名条件?
岗位选择?
笔试科目?
面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