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6 13:29:24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云南分院
公考越来越热,对公考的研究越来越多,考题也随之有了更多变化,就申论科目而言,虽然申论解题的方法很多,但是首要的还是审题,只有精准审题,才能在竞争中快速把握申论问题,进而获得高分答案要点,并循序渐进完成高质量的答案。
在不同的学派之中,对于申论审题,有列出公式法的,有锁定要素抄写材料的,也有背诵政策文件和公文进而套用公文表达的……这些方法可用吗?其实这些方法都只是历年考题解题中历届老师和考生总结出的经验之一,并非审题方法的全部,这些方法都曾在一定时期相对的题型中发挥过拿高分的作用,但是命题人在命题时也一直在变化,所以我们不该随便奉行任何经验主义,而应客观去看待这些审题方法,会发现其实质考察的并不是单一的积累或者单一的技巧,而是综合的理解能力。
目前命题人出题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从以往的概括要素、分析要素考察中,出现了一些“新要素”,但所谓的“新要素”并非是全新的要素,而是衍生要素,如:变化、争议、流程等等,所谓衍生,意味着它们是从基本的要素中产生的,其本质还是原来的要素,只是措辞发生了变化。
今天我们通过一道国考的综合分析题,来探讨审题中“进准锁定”衍生要素的一些技巧:
第一步:先整体观察题干找出衍生要素。题干发问句是一个长句,如何快速找准答案要素,我们在理解的时候需要拆解这种长句,先看前半句“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提出关键信息“分析小吴的变化”,找“变化”这个衍生要素。
第二步:回顾衍生过程,转化基本要素。因为变化是过程的描述,所以需要再次分解,小吴是一个人,人的变化一般是对此人过去和现在的表现进行描述展示变化,由此明确读材料时寻找的基本要素是表现,即小吴过去的表现和现在的表现。
因为本题要找的基本要素变成了两部分,所以在批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小吴的过去和现在分开描述的,需要先批注过去的表现和现在的表现(可分别用字符GQ和XZ标注);第二种是如果材料前后对应,表现连在一起形成了变化,则直接使用(可以用BH标注)。由此,从材料找要点会更有针对性。
第三步:注意补充条件,要素还有限定。锁定基本要素还不够,审题还没有结束,本题目还有后半句话“使得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这是一个补充的条件,对基本要素有限定作用,答案只要限定的那部分要素,其他的不作要求。
后半句话的理解,通常对人进行“那个”的指代称呼属于不尊重不礼貌的行为,透露出村民对其并不看重,而称呼姓并带上表示年纪的“小”证明对小吴的一种亲近和尊重,接下来我们理解了出题人通过村民对小吴称呼这种的侧面反映,即从不尊重不重视到亲近尊重的演变,属于积极地变化,对应我们前半句要找的“过去的表现”和“现在的表现”,所以最终我们要去材料找的基本要素还要加一个限定,变成了“小吴过去不太好的表现”和“小吴现在较好的表现”,即小吴由差变好的变化,而不是小吴由好变差的变化。
最后,大家要记住,没有一沉不变的技巧,而要在面对题目时多观察多思考才能理解,有了灵活性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精准。
总结导图:
相关内容推荐:
报名条件?
岗位选择?
笔试科目?
面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