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9 15:25:33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陕西分院
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片段阅读要求我们迅速准确把握文段重点,大部分文段都是能找到重点句的,但也有一部分文段是没有重点的。同样在关联词法中,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以及条件关系都可以通过找关联词准确定位重点,并列关系则不行。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这个特殊的考点。
第一步识别并列关系。首先,并列关系的典型格式是“既……又……”“有的……有的……”“一边……一边……”等。其次,有些词语也可以表示并列关系,比如“与此同时”“此外”“另外”“以及”“加上”等。再次,分号、逗号、句号、顿号等标点符号也可以表示并列。其中,分号、顿号比较明显,逗号和句号则需要通过文段意思来识别。我们可以通过关联词、并列词语以及标点符号这三种标志辨别。
第二步清楚考查方式。并列关系并列各部分没有轻重,需全面概括找共同点。全面概括,就是把所有并列的部分综合概括。找共同点即把所有并列句子的共同之处提取出来。全面概括和找共同点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找共同点也就要求全面概括。
知识点梳理清楚后,我们通过真题来具体运用。
【例题】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史书记载,太史令将“图法”(即国家的重要典志、档案)“宫藏”;商朝时,设立了守藏史这一官职,专门负责保管政府公务文书和典册;周朝继承了商朝的传统,将文书正本收藏于天府——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到了秦朝时,在文书上玺印封缄,在传递过程中使用“封泥”已是一种普遍的做法。到了东汉时期,办公文件保密用的“封泥”竟然成为把守关隘的比喻词。《后汉书•隗嚣传》记载:“(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说明守关如封泥,应小心翼翼,不得有一丝疏漏。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历代公文的保密方法
B.“封泥”一词的演变过程
C.档案储存方法的演变
D.史书对文书保存方法的记载
【答案】A。华图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了夏朝公文的保密方法,接着又分别介绍了商朝、周朝、秦朝、东汉不同时期公文的保密方法,概括每个分句的共同点即公文的保密。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每个分句共同话题的概括。
因此,选择A选项。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考生,在做类似并列关系的题目时,一定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文段的话题,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带入验证的方式,确保所选的选项是每个分句的共同点。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推荐↓↓↓↓ | |||
公考第一课 | 2024版国考图书 | 第18版5100题 | 申论答题纸 |
系统提升班plus | 笔试悦享班 | 历年臻题 | APP会员年卡 |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微博客服
下一篇: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试题趋势
报名条件?
岗位选择?
笔试科目?
面试方式?
......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目录 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费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确认 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时间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科目 国家公务员考试答题须知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场规则 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分数线 国家公务员面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面试名单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 国家公务员考试调剂名单 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 国家公务员面试礼仪 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 国家公务员无领导小组讨论 国家公务员考试体检考察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