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7 10:25:10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云南分院
在公务员备考过程中,有一种现象:练习题做了一本又一本,结果发现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甚至成绩还有所下降。那备考的小伙伴,你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是为什么呢?做任何事都要讲方法,讲效率,公务员备考也不例外。只有用对了方法,科学备考,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在言语模块中“逻辑填空题”的高效备考策略,真正做到脱离题海,让自己在考试中拿到高分。
很多小伙伴在做逻辑填空时,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做完之后就会把这道题抛之脑后。其实,这是一个不太可取的做法,也是导致自己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之后还见不到效果的关键原因。这种做法虽然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往往忽略了总结与反思的过程,特别是对做过的题目的总结。实际上,在历年国考真题中,有很多都是高频考点,而且题与题之间也会有着许多联系与共性:知识点、题干素材、选项设计等方面。我们在做题过程中就要对这些联系不断的总结、强化。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是我们能强化对实词、对成语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对考点的掌握。当然,这是建立在一定题量的基础上的,否则,就无法去总结。我们以一道真题切入,告诉大家在实际练习中怎么操作。
例:如今,一批70后、80后甚至更年轻的年画传承人涌现出来。这些年轻人开始有了清醒的文化自觉,对中华传统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怀着敬畏之心钻研,并不________,急于进入市场大潮,冯骥才称他们为“年画的新力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云亦云
B.沽名钓誉
C.好高骛远
D.随波逐流
答案:D
解析过程就不在这里呈现了,因为这不是重点。当做完这道题之后,你可以想想,还有哪些题选“随波逐流”,然后把这些找到,做一个对比,去归纳语境的共性。也可以把正确选项是“人云亦云”的所有题找出来做对比总结,依次类推。另外,也可以把备选项里成语的近义词、反义词做一个引申总结,比如A选项的“人云亦云”与“随波逐流”容易混淆之外,还有“亦步亦趋”“趋炎附势”等类似的近义做一个总结。这样一来,不仅自己的成语量在增加,还能辨析清楚近义词间的侧重。同样,假如一道题中正确选项是出神入化,那可以总结类似的成语:炉火纯青、登堂入室、巧夺天工、目无全牛等。如果选项中出现了“相辅相成”那你就可以总结“相得益彰”“息息相关”“休戚相关”“相映成趣”“交相辉映”等等。不仅仅总结选项,还可以总结相同语境、甚至可以总结题干素材。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统计发现,素材也有高频的现象。比如,和上题中的“年画”相类似的“烙画”“漆画”等非物质文化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高频素材。除了非物质文化之外,传统文化,环境保护、人工智能、前沿科技、考古文物、经济发展、党史国情、社会热点等等也是命题人偏爱的出题方向。所以,我们也可以在平时读读类似的文章,增强自己的语感。
概而述之,我们要从题目中去归纳共性,发现规律,利用出题规律,这样你就能做到高效备考,脱离题海,在较短的备考周期内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推荐↓↓↓↓ | |||
公考第一课 | 2024版国考图书 | 第18版5100题 | 申论答题纸 |
系统提升班plus | 笔试悦享班 | 历年臻题 | APP会员年卡 |
相关内容推荐: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点分布|考场设置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税务系统成绩查询入口|时间|计算方法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海关成绩查询入口|时间|计算方法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海事局成绩查询入口|时间|计算方法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铁路公安成绩查询入口|时间|计算方法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气象局成绩查询入口|时间|计算方法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微博客服
下一篇:浅谈翻译推理解题思路
报名条件?
岗位选择?
笔试科目?
面试方式?
......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目录 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费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确认 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时间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科目 国家公务员考试答题须知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场规则 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分数线 国家公务员面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面试名单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 国家公务员考试调剂名单 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 国家公务员面试礼仪 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 国家公务员无领导小组讨论 国家公务员考试体检考察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