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6 12:06:08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资料包涵盖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保存小程序码至
手机进行扫码
精选热点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精神生活上也有了更高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在不断寻找“诗和远方”。当你在尽情享受美景的同时,身在其中的你,也构成了美景的一部分,所以,带着“文明行囊”出发是我们出游必不可少的要素。
然而,也有这样的消息刺痛我们的眼睛:西湖景区石碑上,忽然多了歪歪扭扭的字迹;甘肃丹霞岩石上被游客留下刻痕,“600年也恢复不了原样”;有家长甚至带着孩子翻越围栏,向河马投喂爆米花纸盒和塑料袋……不文明行为,固然只是少数,却大煞风景,说明文明养成还需久久为功。只有当文明出行从社会共识化为行动自觉,我们才能够走得顺心、游得舒心。
(341字)
材料摘编自: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8-10/07/nw.D110000renmrb_20181007_3-01.htm.人民日报:让文明成为最美的风景,有删减。
深度解读
十一黄金周已近尾声。与往年一样,旅游成了不少人的度假首选。文化和旅游部综合各地旅游部门及线上旅游服务商提供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10月1日—4日全国接待国内游客5.02亿人次,同比增长8.80%。与亮眼数据相伴而行的是,不文明旅游行为屡遭曝光。不文明旅游行为在国庆假期扎堆出现,意味着旅游文明建设依旧任重道远。
不文明旅游行为频现,与游客缺乏对规则的敬畏意识有关。尽管我国《风景名胜区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都有针对在景区进行破坏生态和景观活动的惩罚规定,严重者甚至可能要受到刑罚,《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也对较严重的不文明行为和旅游市场乱象采取了惩处和限制措施,但从现实情况看,对在景区进行破坏生态和景观活动的处罚,大多流于形式,这导致一些游客缺乏敬畏意识。2017年,贵州一男子在潜龙洞景区内三脚踢断万亿年钟乳石,最后只被处以500元罚款,行政拘留10日。这样的处罚方式就引起了很大争议,舆论普遍认为不够有力,难以产生震慑效果。
更何况,法律法规不可能覆盖不文明行为的方方面面,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惩戒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加之很多不文明行为在发生时很难得到及时制止,这也让有些人心存侥幸,认为只要不被逮到就不是什么事。
不文明旅游行为频现,与人们的看客心态也有关。比如,上述给河马投喂爆米花纸盒和塑料袋的男子,非但未遭到周边游客制止,还有不少游客笑成一片。实际上,面对不文明行为,倘若我们不挺身而出、予以制止,而是选择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甚至默许鼓励、拍手叫好,不文明行为自然不会消失。
不文明旅游行为频遭曝光,且频频引发争议,这说明人们的容忍度在降低,文明意识在提高。游客文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旅途的体验感。涵养旅游文明,既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不文明行为;也要严格执法,培育人们对规则的敬畏意识;还要不断提高游客文明意识,让文明旅游成为常态。
(775字)
观点整理自:《赵盼盼:涵养旅游文明仍需多方发力》
↓↓↓↓2022年省公务员考试笔试产品推荐↓↓↓↓ | |||
2022省考 成绩查询 |
2022省考 面试礼包 |
2022省考 面试峰会 |
2022面试 分数线 |
相关内容推荐: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微博客服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