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社会工作者
【导读】2014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十件大事总结,全面了解社会工作者所面临的形势。

  1

  社会工作首次入法,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令第649号《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出台,其中,第一次将社会工作写入国家法规,对社会工作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丰富了社会救助体系,确立了社会力量和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地位,推动传统社会救助向现代社会救助转型、从单纯的物质救助向综合社会救助转变;使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领域、服务社会救助对象获得了法律空间;为社会工作从社会救助领域向其他领域、由社会救助对象向其他有需要对象延伸开辟了立法起点、提供了立法示范。

  2

  民政部接连发布社会工作相关政策、制度,推进行业服务规范化

  民政部发布《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以及与财政部联合发布《民政部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在推动社会工作政策创新方面,民政部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这些政策,对解决社会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具有关键作用。

  3

  国家层面首次组织灾区社会工作支援服务

  民政部实施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支援计划。2014年9月5日,分别由北京市、上海市民政局,广东省、四川省民政厅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组建的五支社会工作服务队奔赴灾区,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灾区社会工作服务支援行动。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统筹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专业社工有序参与灾后重建尝试,为灾区群众提供心理援助与社会支持服务,也是对重大灾害发生后有序组织社会工作介入救援模式的一次探索。各支服务队在服务的同时引领和培养本土社工发展,接受当地社工加入队伍,一起摸索服务,开发项目,希望在社工服务队撤离后,本地社工可以继续开展服务。

  4

  “首批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出炉

  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是全国社会工作领域层次较高且具有突出贡献的管理人才或服务人才。民政部从2014年3月开始启动首批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选拔活动,经各地推荐、资格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确定42名首批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其中,来自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有27人,来自事业单位的有9人,来自社区的有4人,来自其他社会组织的有2人。这些领军人才涵盖老年社会工作、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流动人口社会工作、司法矫治社会工作、精神卫生社会工作等领域。

  5

  民政部首次启动全国“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

  2014年3月18日,民政部首次组织开展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中国社工协会及各地民政部门、行业组织积极响应,掀起了全国社工宣传活动新高潮,如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在会员中开展了视频宣传交流活动;2014年广东省岭南社工宣传周在传播知识、展示成果、推广典范等方面展现了广东社会工作发展的独特风采,社工知识传播形成网络化覆盖效应,发展成果展示尽显本土化地域特色,先进典范推广突出榜样功能发挥。国际社工日到2014年是第八届,全国各地的系列活动一起参与其中,对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知晓度,营造关心、理解、接纳、支持和参与社会工作的良好氛围非常重要。

  6

  全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建设开启新阶段

  2014年9月,民政部“全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管理高级研究班”、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第四次全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工作会议暨社会工作行业组织服务能力建设论坛”召开,发布了《2013—2014年度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统计调查结果》,发布了《全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自律公约》,有力推动了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的新发展。公约所指的社会工作行业组织是全国各地、各级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工作者协会、社会工作师协会等。公约旨在联合全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共同自觉自律,发挥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的应有作用,规范行业行为,提高行业整体素质,营造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行业化”的良好发展环境。

  7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2014年1月,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切实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青少年社会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主要服务领域包括: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8

  “全国三社联动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效果突出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大力推进政府主导、专业支撑、多元参与的“全国三社联动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具有各地特色的“三社联动”实务模式,得到了民政部及地方主管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三社联动”的试点工作中,试点单位以实现“三社联动”为目标,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出台社会工作政策、建立联动制度,开展覆盖老年人、特殊人群、青少年、城市流动人口等多个群体的社会工作重点服务项目,初步形成了具有北京和成都特色的“三社联动”实务模式。

  9

  深圳率先实现社会工作本土督导全覆盖

  为了提升社工服务的专业性,深圳在开展社会工作之初便建立了专业督导机制,从香港聘请资深社工为深圳社工提供督导服务,并不断培养本土督导人才。2008年,深圳市开始探索本土督导培育机制,历经7年发展,截止2014年3月,深圳已培养本土督导人才519人,其中督导助理390人,初级督导129人,首次实现了本土督导人才在全市各区的全覆盖,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实现本土督导全配备的城市。目前,深圳已培养本土督导人才671人,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10

  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成为医改亮点

  上海“加强医务社工和医院志愿者队伍建设,精心构建医改社会支持系统”荣获刚刚揭晓的2014年度全国十大医改新举措,这是上海连续第6年入选该十大举措。上海医务社工已形成制度化、专业化、团队化,覆盖17个区县,152家医院。2012年上海市卫生局提出每个医院都要设立医务社会工作这样一个部门,必须要有专门的人,社工的比例和床位的比例都有很明确的规定。整个上海市的医院开始进入社工人员。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上海市已有152家单位试点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已有医务志愿者52600余名,志愿者已为近800万人次患者提供导医、交流、探视、心理舒缓等服务。

(责任编辑:张欣)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招考
    • 备考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
    面授咨询 网校咨询 图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