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论的材料阅读中,虽然有很多可以使用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可以去材料中快速定位关键词,可以直接抄到。也有人说申论就是一个字——抄。但是在抄的过程中还要分直接抄和间接抄,明显的抄和隐晦的抄。直接抄都会,这不是各位考生想要和别人拉开差距的杀手锏,关键要掌握怎么间接的抄、隐晦的抄。
申论材料主要分为理论型材料和事例型材料。一般来说,理论性材料是可以直接抄的。出现了事例型材料,在段落里可能会出现关键句,这个也是可以直接抄的。但是也会出现一种特殊性材料,就是整个信息都是以事例型材料,没有办法直接抄,出现了这样的材料也就说明考生的得分点到了,所以要停留下来,仔细阅读其中的主要内容,从中提炼和归纳关键信息。
如在2011年国考地市级的材料二,几乎全部都是调查显示,其中有一些调查内容在材料一也有提及,在答案中就不需要二次叙述。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些材料是值得注意的,如在材料中一个调查结束之后,又出现了“调查同时显示”、“调查还显示”等标志性的信息,一个段落里出现了很多个调查,而调查前的这个标志性的信息其实是在为考生做提示,提示后面可能会出现新信息了。如:
调查同时显示,78名受访农民工表示,通过“朋友介绍”为孩子在城里联系学校;16人表示“从媒体报刊获悉”有关学校信息,5人表示“向城市教育部门咨询”,2人表示由“家乡教育部门推荐”,1人表示“学校主动上门”。
这后面的信息在前面是没有出现过的。考生在分析中需要理解这几个内容之间的共性。我们可以看到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给孩子联系学校,获知学校信息,并且主动去找信息的比较多,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得信息,但是家长在获取信息的时候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可以提炼出主要信息点:家长获取学校信息渠道窄。这属于间接地抄。
又如:调查还显示,77.6%的受访农民工表示,孩子“学习成绩一般”或“成绩不好”。88名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或“不一定”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占受访者总数的70.4%。
这个调查主要是在说农民工在对孩子上学的事情上不是很重视,而前文中没有对此的描述。所以从中提炼出主要信息点: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这同样属于间接地抄。
另外,还有另一种情况。在一段材料中,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个调查,可以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样的情况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
新加坡没有专门制定针对游客文明素质的行为准则,政府长期开展全民思想教育活动,宣传教导人民处世待人要讲究礼貌,针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举止,新加坡曾开展过长期的教育宣传活动。与此同时,新加坡将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都纳入了法制的轨道,针对日常生活中不文明行为进行立法,施以重罚,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和在地铁里抽烟等不良行为要被重罚1000新元(1美元约合1.5新元),在地铁里吃东西罚款500新元,新加坡禁止在饭食场所(如大排档、咖啡)等吸烟,若有违规,不仅吸烟人受罚,店老板也连带受罚。1993年,18岁的美国某青年在新加坡搞恶作剧,向汽车喷漆,破坏公物,被法庭判鞭刑6下。尽管美国舆论强烈反对,新加坡不为所动,后因美国总统克林顿求情,鞭刑减至4下。这个事例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外国人在新加坡旅游时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文明。
在后面突然出现了美国青年的例子,而上文都是在说具体的方法,其材料主要是以理论性材料为主,可以直接从中知道新加坡的做法是开展长期的思想教育活动、立法、重罚,这些都是直接抄的。但是在后面突然出现例子,这时候就要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加坡在确定好惩处方式之后,是不为外界所干扰的,在执法的过程中非常严格。因此就可以从中提炼出信息点:新加坡的执法很严格。这同样是间接地抄。
除此之外,还有隐晦的抄。这主要体现在作文中。很多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找不到论据,就想去材料中摘抄。但是如果直接抄材料可能会被扣分,这时就可以隐晦的抄。主要方法是用自己的语言将材料中的例子复述下来,或者用排比、递进等表达方式将材料中的例子进行高度概括后作为论据使用,使整个行文风格接近,才能在作文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