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考改革制定了明确的路线图: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专家认为,实践证明,高考“牵一发动全身”,单一维度、单个领域的改革很难取得较好效果,未来的高考改革需要进入“全面突围”阶段。
高招腐败露出“冰山一角”,谁在践踏公平底线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曾多次发文,重点防范和治理降低标准违规指名录取、向考生及家长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录取行为挂钩的费用等行为。但在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不均衡的大背景下,高招腐败案件仍时有发生。
2010年,吉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于兴昌在学生择校、考试录取、调换专业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共计953万元,法院最终判处其无期徒刑;2012年,辽宁省招办两名干部因涉嫌收受巨额贿赂,被有关部门查处;几年前,湖南省也曝出教育考试院监察处原副处长谭博文等,将69名未上线考生“弄进”大学,279万受贿金额中,大部分为“点招”所得。
高招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寻租。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高招腐败涉案数额越来越大,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这类案件的发生通常是“两厢情愿”,点对点交易秘密进行,因此,案件多发却难以查处。
近年来,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时有发生。个别高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紧密配合”的腐败行为令人忧心。在2013年新生开学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求高校采取比对录取照片、电子档案、身份证、录取通知书等措施审核新生的入学资格,严防冒名顶替学生入学。
补录环节存在暗箱操作。一位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透露,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由于招生指标未完成、被录取考生放弃等原因,一些高校会通过补录完成招生计划。虽然补录也有最低分数限制,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够严,成为权钱交易的另一个重灾区。
需要补录“打点”的费用与学校知名度、专业选择挂钩。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方流芳指出,在一些学校,破格和补录占招生数的2%左右,但在校级最低分数线公布之后进行,没有公开申请程序,只能凭无从得知的“标准”圈点录取对象。
调换专业衍生成花钱“买”好专业。于兴昌的众多受贿记录中,大部分与考试录取、调整专业有关,其第一笔受贿就是帮助一个学生调换专业收取的1万元。业内人士透露,调换专业早就涨价了,少则几万元,多则10余万元。
自主招生频遭质疑,高考“单兵突进”为何陷入泥潭
高校自主招生、体育艺术特长加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高校进行探索,试图改变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于缺乏配套制度,这些单项的改革举措往往负面效应凸显,难以实现改革的初衷。
以自主招生为例。高校试点自主招生的初衷是为了提高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让少数考分不够但某一方面拔尖的专才能够进入高校深造。但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政策具体执行中,有的自主招生异变成权力和金钱交易的“点招”,成为一小部分特权群体专享的优惠。
东部某院校工作人员坦承:“‘点招’也是随行就市,由于2013年点招指标下降,一个名额已经由去年二三十万元涨到了100万元。”一位211高校负责人则坦言,对于照顾某考生的“条子”,学校只能通过自主招生的途径将其录取。尤其是艺术及体育特长生领域的自主招生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成为有门路但成绩不好的考生入学新通道。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那些有能量但孩子学习不好的人,总要上大学,自主招生就成了新的通道。“从一定意义上讲,自主招生政策把点招合法化了。”
除了公平遭受质疑,每年的自主招生联考也日益演变为名校间的“掐尖”大战。2003年,教育部开始在全国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全国各地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进行招生考试的历史。到2011年,自主招生的试点学校已由最初的22所扩至80所,并形成以“北约”“华约”“卓越同盟”为主的“三国杀”格局。目前,参与自主招生的高校越来越多。
“高校自主考试不断扩容,越来越像一场‘小高考’。”江苏一所高中校长告诉记者,几大高校联合进行考试,看上去是避免了考生奔波,但直接导致了“全民自主招生”,“掐尖”的面越搞越大,打乱了中学的教学安排。
高校自主招生,本来是要招收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以及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考生。但事实上,通过推荐、申请获取自主招生考试资格的,几乎都是综合成绩排名顶尖的学生,真正的“偏科生”很难获得推荐。
另一项备受质疑的改革举措是高考加分。业内人士指出,高考加分本质是对高考弱势群体的一种补偿,和对德才优秀者的一种鼓励,彰显实质性的教育公平。但近年来,加分政策在权力与金钱的腐蚀下日益偏离航道,背弃、损害了教育以及社会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