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就主张和而不同。我们希望,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今年3月,习近平首次作为中国国家元首外访前夕,这样阐述中国的“世界梦”。
秉持这样的理念,中国外交在新一届领导人的引领下密集展开。一年来,定点运筹大国关系,曲线经略周边外交,全面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交往,中国正以更为鲜明稳健的“坐标”,建构新时期全方位立体外交格局。
到访俄美印欧 定“点”运筹大国关系
定大势者,莫过大国。为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访首站即选择“老牌大国”俄罗斯。此后,中俄元首在不同场合4次会面。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指出,中俄关系已成当前中国层次最高、基础最牢、内涵最丰富、最具地区和全球影响力的战略伙伴关系。
以“庄园会晤”为新起点,中美关系在2013年也取得积极进展。两国元首一年中两次会晤,一致同意致力于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前不久,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中美第五轮战略与经济对话、第四轮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取得数百项成果。当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内涵正不断得到充实和拓展。
“过去一年,虽有一些‘小插曲’,但并没有影响整体中美关系。中方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得到美方积极回应,这表明两国关系正沿着良性互动趋势发展。”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分析。
在中国外交视野中,大国是关键。一年来,中国还加强与欧、印交往。中国总理李克强首访首站即锁定新兴大国印度,且三次外访中有两次访问欧盟国家。在岁末,中欧频繁互动,形成中国外交的“欧洲季”。
“与大国交往中,中国强调稳定、合作、共同发展的主题,但根据国别不同,又赋予不同涵义。总体来看,比较富有成效,在稳定的基础上,正朝着相互信任、互利共赢的纵深发展。”李海东评价道。
改变等距离外交 曲“线”思维经略周边
四邻安则自家兴。家如此,国亦然。一年来,中国领导人穿梭访问十余周边国家,接待多位周边国家领导人来访,共计同周边21个国家实现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级别交往。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和李克强曾先后出访东南亚。俄罗斯、印度和蒙古国三个邻国总理几乎同时访华,为近年来少见。
着眼于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现实与长远之需,一年来,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印缅孟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
2013年,是中国周边外交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今年10月,中国召开建国以来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提出“亲、诚、惠、容”的新指针,周边外交跃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这也是形势所迫,对于中国而言,周边外交其实已经成为决定大国关系走势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李海东说,只有将周边关系处理稳妥,中国总体外交格局构建才会更加巩固。
深固邻邦、力倡合作,但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毫不含糊。一年来,面对日本方面的挑衅,中国在钓鱼岛海域开展常态化巡航,果敢捍卫领土主权;另外,坚决反对菲律宾单方面将南海争议提交国际仲裁,坚持在充分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与有关当事国通过对话谈判寻求妥善解决争议的办法。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向记者谈道,中国以前多是“等距离外交”,但现在明显有“奖”有“罚”,新时期中国外交更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坐标”,曲线思维经略周边。他强调,中国现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相关内容推荐: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外交部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