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9 15:05:40 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资料包涵盖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保存小程序码至
手机进行扫码
申论考试文章写作这个题中往往有这样的要求,也就是“中心明确、充实,论证充分,论述深刻、有说服力”等等, 那么何为论证充分,到底什么是论证,我们应该怎么去论证呢?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下,国考申论文章写作中的论证方法。
我们看到论证就会自然联想起议论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其中,论点就是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它分为总论点和分论点;论据是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而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申论文章写作中的论证,是指经过对所提供的材料的阅读、分析,切中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在给定的字数范围内全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这里首先从论证方法上跟大家分享下:
种类 | 含义 | 作用 |
举例论证 |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 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
道理论证 | 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今中外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 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
对比论证 |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 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
比喻论证 |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 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 |
引用论证 | 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 |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
归纳论证 | “事实论证”,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 |
演绎论证 | “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 |
类比论证 | 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 |
因果论证 | 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
看到这几种论证方法,有的同学可能还是不会写,而且由于论证方法分类标准的不统一,在具体使用这些论证方法的时候可能无法做到灵活、多样化,这里,下面我们结合一道真题跟大家进一步解释这几种论证方法,看看它们是如何在我们的文章写作中发挥其作用的。
强化社会管理的群众观念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十分重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这一论断深刻阐述了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对形成和发展适应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并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政策制定,加强工作部署,加强任务落实,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当前,一些社会矛盾的发生,与社会管理方式不适应新形势密切相关。有的地方和部门一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大决策没有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一些该披露的信息没有及时公开,引发群众猜疑、误解甚至不满,一些时候还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少数领导干部没有认清手中权力的本质属性,社会管理观念陈旧落后,缺乏民主意识、法治意识。[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尽快改变这一状况]。(总论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增强群众观念。(分论点1)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管理也不例外。(演绎论证)研究情况、制定措施、开展工作,要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以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尺,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社会管理工作成为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渠道。(理论论证)目前我国社会主体更加多元,利益诉求更加多样,矛盾冲突易发多发,社会管理工作要起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就必须在保证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基础上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理论论证/因果论证)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增强民主意识。(分论点2)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本。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社会管理工作者是代表人民行使职权,从根本上说是为人民服务。(演绎论证)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维护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社会管理新局面。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坚决摒弃以“管人者”自居的陈旧落后观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坚决防止滥用职权损害群众利益。(三个“坚持”论证对策,总分结构中融入思想层面和实践层面)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增强民生意识。(分论点3)社会管理工作大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要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必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立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牢固树立国情意识、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理念,尤其要重视维护困难群众的利益。要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三个“要”论证对策,从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国情意识、社会建设三个角度论证观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分论点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是目的,创新是关键。(理论论证)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大举措。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努力开拓创新中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就一定能够维护好社会和谐与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岁月”,一个诗意化的词,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诗人和作家赋予了岁月千百姿态。“岁月”是从墙上流过的光影,是从指间荡过的脂水,是人们睡眠中悄悄过往的来客……著名诗人海子和国风不约而同的以岁月为题作诗。每个人都找寻过岁月,或私人的、或集体的,如国风诗中言:“在故乡的泥土中,寻找儿时的指印,在饱经沧桑的容颜里,寻找少年的万丈豪情,在大漠边关的古战场,寻找金戈铁马的悲壮,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寻找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每次对岁月的找寻,都是对自己、对民族和对人类心灵成长史的一次回忆;每次找寻都是对人从哪里来、是什么和要到哪里去的一次再回答;每次找寻都是人试图回到自己本身,回到最真实、最自然、最美好生活的一次努力;每次找寻都是对污浊心灵洗礼,是对生存方式的反省,对发展方向的调整……
对岁月的找寻总让我们从容、踏实、心安,悲欣交集。岁月无论曾经是如何的,当通过找寻再次回到岁月,她总是那样的恬静、闲适、幸福。我们把最美好的词献给岁月:岁月无声,峥嵘岁月,岁月无痕……,“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最幸福的承诺。即便是在感叹蹉跎岁月的时候,在抱怨岁月像把杀猪刀的时候,言语间也满是幸福的味道。
如果没有了岁月,如果岁月失言,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如此美好的岁月,如此幸福的岁月,我们却没有好好珍惜。大量文物被盗卖,大量古建筑被毁,连存放在故宫中的文物也不安全,连长城这种代表民族文化标志的建筑也敢毁……。难道我们真的只能在山洞的壁画上去找寻岁月?只有在古墓的黄泉中与岁月幽会?(举例论证,保护文化的必要性)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热爱岁月,但是起码不能破坏岁月。岁月一共就只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如果破坏了过去,未来还没有到,只剩下现在,岁月会多么孤单啊。呵护岁月,是权利,更是义务和责任。(提出论点)
找寻岁月,拯救历史,保护文化是首要条件。(分论点1)第一,全民保护。文化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而是大家共同的事。文化本身不是属于哪个政府,那个集体的,而是大家共有的。保护文化一定要走群众路线,广泛发动群众,让人民群众自觉自愿的保护文化。(理论论证)第二,整体保护。文化保护不能只保护一个牌坊、一栋建筑,而是一条街、一道河、一个古镇、一座古城。不仅是对建筑物的外在保护,更多的是对人及其生活方式的内在保护。第三,长期保护。全方位、多层次、多类型的立体保护。要根据文化特点,通过博物馆保护、传承人保护、教育保护、法律保护等多种手段进行保护。让保护形成习惯、形成制度,使保护是可持续的、不间断的。(论证对策)第四,重点保护。一要重点保护活着的文化,重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要重点保护濒临灭绝的文化。
保护文化只是第一步,对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上说事,对于文化遗产我们还需要做得更多更好。
第一,要认识、热爱、真心对待文化遗产。(分论点2)文化保护不能是绣花枕头,不能是面子工程,不是为了保护给谁看,不是为了获得什么联合国认同。文化之所以需要保护是因为现实的需要,群众的需要,保护文化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当下过得更好、更安心、更幸福。(因果论证)
第二,对文化热爱要付出行动,不能只是在口头上。(分论点3)一些年轻人用系统的仪式举行婚礼,吴良镛院士设计的“菊儿胡同”,妈祖圣象的建设……,这些都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是值得学习的,推广的。(举例论证)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承我们也要有选择性,有些东西我们可以保护它,但是绝对不能践行。如鸦片烟馆、烟枪我们要保护,但是不能去抽。(类比论证)
第三,要将经济效益、保障民生、文化保护结合起来。(分论点4)我们要的文化是活的文化,而不是死的文化。文化要活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以鹤溪缸窑为例,曾经的辉煌是源自其市场需求和潜力大。任何一种文化兴盛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开始,因为其经济发达,中国的瓷器造诣高深,因为欧洲人喜欢。(举例论证)总之要大力挖掘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对于一些市场效益差的,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文化要活,离不开百姓的喜爱。妈祖信仰之所以千年不绝,恰恰因其表达了群众的美好愿望,皮影戏传到今天和群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对于传统文化要创新形式,主动融入百姓生活,让百姓尤其是年轻人多认识了解,这样文化才能扎根于群众中,成为活生生的文化。(因果论证)
保护文化遗产、热爱文化遗产、传承文化遗产、创造性地利用文化遗产,让失语的岁月再次发出高亢嘹亮、万年不绝的动听乐章……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推荐↓↓↓↓ | |||
国考 备考策略 |
国考 问答百科 |
各部委 职位分析 |
万人 模考大赛 |
相关内容推荐: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写作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税务系统申论备考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海关申论备考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海事局申论备考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铁路公安申论备考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气象局申论备考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微博客服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目录 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费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确认 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时间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科目 国家公务员考试答题须知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场规则 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分数线 国家公务员面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面试名单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 国家公务员考试调剂名单 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 国家公务员面试礼仪 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 国家公务员无领导小组讨论 国家公务员考试体检考察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公示